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工作 > 理论研究
加强人大监督 促进“六五”普法工作取得实效
发布时间: 2013-10-14      来源:云南人大网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强化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取得实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可见,人大的监督无疑将在完成这一庞大系统社会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监督,切实履责

各级人大常委会要针对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多、范围广、任务重、周期长,容易出现启动轰轰烈烈、过程冷冷清清、结果平平淡淡的问题”特点,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代表视察、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监督形式,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保持经常性监督,有效保证普法工作按照既定目标有序稳步开展。

1、在启动准备阶段做好监督。人大要督导各级各单位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动员部署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要精心列出“六五”普法试点单位,市﹙县﹚普法办对试点单位要进行分类指导、逐步推广。由普法办牵头从公、检、法、财政、林业、土地、民政等部门抽调骨干组成区普法讲师团,同时要求辖区各单位也都必须配备普法宣讲员或联络员,承担普法的宣传、辅导、考核等工作。结合“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六五”普法宣传月活动,通过法律咨询、印发宣传资料、悬挂张贴标语、摆放宣传展板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围。

2、在实施阶段做好监督。市﹙县﹚人大常委会要坚持每年组织专项视察,听取和审议县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对相关部门进行执法检查,使全市﹙县﹚普法工作从部署安排、开展落实、检查督促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运行机制,重点是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监督,应坚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围绕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对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司法审判等工作的监督。有计划地听取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视察和执法检查。加强调查研究,反映各阶层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促进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认真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注重发现和研究来信来访中反映的敏感事件和共性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及时调查核实,依法秉公处理,做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保障社会安定有序,更好地集中民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在检查验收阶段做好监督。市﹙县﹚政府应按照每年与各乡镇﹙街道办﹚签订的目标责任状进行检查验收,由普法主管部门联合综治、组织、宣传等部门进行考核,要制定科学合理普法工作考核记分标准和办法,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实绩挂钩与报酬奖金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与职级晋升挂钩,严格兑现奖惩。强化人大监督,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进行普法工作专项督查,采用视察、检查审议、评议、询问等方式,促使普法由“虚”变“实”,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

 

二、突出重点,保障实施

1、人大监督要突出原则性,不断深化 “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工作理念。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紧紧围绕“十二五”期间全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于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服务于社会和谐进步;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始终立足于服务社会,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紧跟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研究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把握全社会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求,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形式;四是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地域、行业和各类对象的特点,研究确定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宣传效果。

2、人大监督要突出系统性,全面落实好“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县的工作任务。一是总结经验,制定规划,做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围绕市﹙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精细谋划市﹙县﹚“六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保障“六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二是深化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加强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特别是加强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公民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增强全县公民的宪法意识、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深入开展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反腐倡廉建设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地区、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的实践形式,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办事示范单位”等法治创建活动,推进法治建设向基层延伸,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努力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3、人大监督要突出创新性,不断完善“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载体。认真总结“五五”普法“法律六进”的好经验,创新思想,做到工作创新、方式创新,进一步健全“法律六进”活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市﹙县﹚“法律六进”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单位、行业、部门特点,组织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和艺术工作者深入社区和乡村,创作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

4、人大监督要突出针对性,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取得实效。突出有关劳动就业、教育医疗改革、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物业管理、物权保护、医患纠纷、征地拆迁、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分配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突出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防灾减灾、公共卫生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推进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突出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宣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突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公民等不同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公职人员每年度学法不少于40学时,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配备率达100%,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每年度集中学法活动不少于2次,公民教育覆盖面达85%。通过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促进全民普法的深入开展。

 

三、普治并举,确保实效

普法的落脚点在于推进法治建设,在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社会环境,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向前发展,人大的监督也应当立足于普治并举,确保实效。

1、进一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六五”普法期间,各级党委、政府要着重实现从“重经济,轻法制”向“既重经济,又讲法制”的转变,从单纯注重业务素质到既注重业务素质又重视法律素质的转变,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到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并举的转变。政府及执法部门要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使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在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和落实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责任追究制,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使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继续实行领导挂牌接访的新机制,开展大接访和“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大走访”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市(县)四大班子领导干部,人人手上有项目,个个肩上有任务,大家带头深入项目实施现场,负责项目的指挥协调。坚持定期研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向重点项目建设单位派驻综治维稳员、信访接待员、纪检监察员、组织员、宣传员、财会员、法律服务员、安监员等“八大员”。按照“早、深、细、快、严、实”六字方针要求,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查访,畅通信访渠道、化解信访矛盾。

2、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结合今年换届,要保证选民的话语权、知情权、票决权。市(县)所有行政村和社区继续开展 “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使“党的领导、群众自治、依法办事相统一”的原则在基层得到落实,健全“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高村(居)民自治能力,增强城中村经济实力。通过普法宣传教育,要实现由事后找法到事前学法和事中用法的转变;由个体用法向居民整体自觉弘扬法治精神、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过程的转变;群众由无序被动到依法有序地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的转变。

3、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继续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推动文化事业逐步走上法律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创优发展环境,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法治化进程。“一府两院”及政府部门要在市(县)委的领导下、市(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全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易门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和民外侨工委 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