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临沧市临翔区圈内乡昆赛村种植露天蔬菜的农业合作社人员特别忙,他们每天都要对即将上市的蔬菜进行管护。
“2020年底,我们在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的帮助下,在昆赛腊东自然村承包了230亩土地,我们以垫支种苗成本和订单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展200多亩露天蔬菜种植。”合作社人员介绍。
昆赛村的蔬菜种植地
2020年,临沧市人大常委会推出“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办实事活动,全市范围内的市、县、乡各级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组活动为载体,为群众、为企业、为社会办好事做实事,昆赛村发展蔬菜种植示范即为该活动示范点之一。
在市、区人大常委会的帮助下,昆赛村以“网、产、科、销”服务模式为切入点,组建专业型、功能型人大代表小组,按照“五坚持、五延伸”工作法,将代表小组活动延伸到蔬菜产业的各环节,为临沧市民的“菜篮子”工程夯实民生基础。
什么是“五坚持、五延伸”工作法呢?
坚持党建引领,将代表活动延伸到产业
昆赛村以“支部+人大代表小组+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助推模式和“党员+人大代表+群众”方式,推进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人大代表小组成员实行分片包干、包户制度,重点解决如何种、种什么、怎么管、卖给谁的问题。
坚持群众路线,将代表活动延伸到村组
昆赛村通过开好小组会和群众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让群众了解打造蔬菜基地建设的好处,增强群众发展信心。
同时,充分调动有种植经验且有收益的大户(合作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整合部门资源优势为基地建设提供服务保障,让群众吃上“定心丸”。
坚持科技投入,将代表活动延伸到培训现场
昆赛村一直以来主要以甘蔗种植为主,村民对蔬菜的种植管理经验不足。
为此,代表小组按照“农业技术专家+合作社+群众”的方式,层层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不断提升群众掌握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完善基础,将代表活动延伸到田间地头
代表小组在充分听取意见和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出思路、想办法,为昆赛村争取资金等支持修复5条全长9.6公里沟渠,修建4个水坝头,建成1.8公里沿河公路。
坚持市场导向,将代表活动延伸到销售环节
在人大代表小组的多方协调下,蔬菜合作社与供销社、蔬菜配送服务企业等进行合作,推进“产供销”互相匹配,确保村内种植的蔬菜销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