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州市人大
产业产值增长10倍!楚雄州“四向发力”贯彻彝族服饰保护条例,推动彝族服饰保护和彝绣产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23-08-24      来源:楚雄州人大常委会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彝族服饰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符号,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为了保护和传承彝族服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服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楚雄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后,于2019年6月1日起颁布。2023年7月,楚雄州人大常委会对《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条例》颁布实施后,楚雄州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并行、传承与保护并重、创新与发展同步,通过向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条例》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楚雄彝族传统服饰保护、彝绣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在《条例》的助推下,楚雄州有彝绣经营户538户、绣娘5.7万人,彝族服饰传习所14个,相关产业产值从2012年的0.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45亿元,增长10倍。

 

2023年7月楚雄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服饰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朱慧芬 摄

 

加强领导,强化政策保障。为加强对彝族服饰保护传承和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楚雄州人民政府制定印发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扶持和奖补办法(试行)等。

加大工作力度,保护传承成效明显。楚雄州全面开展对彝族服饰历史、文化、艺术及刺绣纹样、针法技艺等全方位的调查记录,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完成了13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规划,对彝族服饰地域性、传统性及核心技艺实施保护;培养一批国家、省、州、县级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和彝绣企业家。

 

绣娘现场教学。朱慧芬 摄

 

扩大宣传,提升品牌效益。持续加大对《条例》和彝绣的广泛宣传,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台、《半月谈》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报道楚雄彝族服饰相关新闻,彝绣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

拓展市场,产业发展有质有效。建成彝人古镇彝绣聚集区、永仁彝绣一条街、牟定彝和园彝绣一条街等项目和彝人古镇彝绣园等7个彝绣产业园,逐步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格局;依托中国国际旅交会、南博会等重要展会,推动产品市场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