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牛绍尧、秘书长沈安波的指示和要求,2007年2月5日下午,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总结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座谈会。会议由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马之德主持,省、市新闻单位的负责人,部分编辑、记者及有关人员共38人参加了会议。各新闻单位在座谈会中,交流总结了会议宣传报道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今后的打算和努力方向。
今年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新闻宣传报道,各新闻单位高度重视,抽调精兵强将,精心策划制定周密的报道方案,紧紧围绕会议主要内容做好正面宣传报道,始终坚持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宣传基调,充分体现会议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良好氛围,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深入报道代表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群众反映的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以及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共刊播图文音像作品1000余件,较好地完成了省人代会新闻宣传报道任务。同时,各新闻单位肯定了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宣传处为新闻单位开展宣传人大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能主动协调、及时指导、认真组织、准确把握好宣传的要点和重点,为新闻单位完成好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新闻宣传报道任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一是抓组织领导,实行部门领导一线采访报道的保证机制。为把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宣传报道工作落到实处,各新闻单位明确提出了“整体策划、板块推出、上下联动、内外互动、零差错”的要求,先后多次召开策划会、动员会、协调会,动员部署工作,细化落实责任。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分工负责,靠前指挥,部门领导全力以赴投入一线采访报道,确保了组织领导到位、组织协调到位、组织落实到位。
二是抓宣传策划,实行选题到人责任到人的项目机制。为了减少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各新闻单位提前策划、提前准备、提前介入、提前采访,实行题目到人、采访到人、落实时间到人的“项目责任机制”,严格按照程序报道,使各类报道“有的放矢”,万无一失。
三是抓权威报道,实行时政主流新闻解读的突破机制。各新闻单位在总结以往会议报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在突出新闻性上下功夫,要在强化信息意识上下功夫,要在发挥组合报道的威力上下功夫,要在加强新闻策划上下功夫,要在吸引百姓参与上下功夫,要在突出服务性上下功夫。在确保程序报道“零差错”的同时,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深度解读,拓宽了报道面,增加了信息量,有效地挖掘了会议的新闻资源,使报道出新出彩出亮点。
四是抓现场新闻,实行面向基层代表的服务机制。针对以往报道求稳胜于创新、忽视来自基层的代表和群众的呼声问题,各新闻单位明确要求参加采访报道的记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所有采访报道都要让代表唱主角,不允许记者“自说自话”和“为代表代言”。今年的采访报道做到了两个“及时”、两个“充分”,即及时报道会议的各项重要活动,及时报道省委主要领导在会上的重要活动;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重大战略和政策,以及一段时间以来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报道基层代表在会议期间的活动及其所反映的群众呼声和愿望,以及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与会代表和社会各界对此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五是抓协调组织,实行“一条龙”工作的联动机制。各新闻单位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在部门联动和系列报互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即实行统一联动、有分有合、统分结合、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从宣传策划、人员调配、版面安排等实现了文字和图片协调联动。
在座谈中,各新闻单位希望省人大常委会能适时举办编辑记者人大业务知识培训班,提高他们的人大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人大新闻宣传的质量。各新闻单位还一致表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虽然已经闭幕,但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并没有结束,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创新报道内容、形式和手段,提高报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继续做好省人大在立法、监督、代表履职等方面的宣传报道,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作出应有的贡献。
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宣传处
朱 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