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昶军
分析指在思维活动中把认识对象整体的各个部分、要素分别开来,并对其各自在整体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认识的过程;综合指在思维活动中,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连接起来,从整体上来认识对象、把握对象的思维过程。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因此,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是综合的前提和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和要求,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缺一不可,没有分析的综合是空洞而脱离实际的综合,两者是建立在知性思维分析和综合基础上的。
如何进行正确的辩证分析和综合,一是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头脑中的主观臆断出发;二是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全面的分析和综合所有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片面的、简单的去分析和综合客观事物;三是必须坚持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能用静止的一层不变的观点看问题。上述三点构成了分析和综合的内容和条件。如何正确理解两者的对立统一?笔者认为除了认真掌握好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内涵、条件外,还要遵循:(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提倡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各种丰富的真实材料,力求实而不虚,真而不假;(2)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作指导,在分析和综合中努力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办事;(3)要有勤于思索、善于思索、勇于探索的要求,严格把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方法运用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正确运用和把握两者的辩证统一:首先,矛盾分析方法要求,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分析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种种关系。其次,要充分注意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再次,要充分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质的矛盾采取不同性质的方法去解决。最后,要坚持注意把两者紧密地统一起来加以运用,才能真正做到辩证的统一。例如:举办'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件宣传中国、宣传云南,在国际上响誉全球的盛事,也是加强中国与世界园林艺术相互切磋、共同交流的大好机会。世博会在昆明市举办,不仅能加强云南同世界各国朋友的交往与人为善经济技术的合作,而且还能促进与带动云南旅游业、生物资源和花卉产业、园艺、园林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然而,最早提出申办的省份却不是云南昆明,而是首都北京。因为当时世界园艺组织同意中国申办世博会,是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而得出的综合性调查报告。在预交北京市办理期间,该组织及我国举办世博会组委会正是正确运用和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方法对北京市举办条件和环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得出综合性的、符合实际的报告:一是北京气候寒冷、霜期长,加之温差大,成花周期短;二是选址和资金等投入都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据资料该市在资金申办上有一定难度)由于上述细致的分析和综合的有机统一,给云南省尤其是昆明市创造了举办此会的隙机。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又一次正确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对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自然的人文景观、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集花、木、林、果、药、蔬菜生长茂盛等特点,及四季如春的气候,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通过预测分析,细致综合,力求从分析出发,全面的、系统的权衡利弊,毅然决然的作出了申办请求。在这一请求得到国家和世界园艺组织的几次调查分析,经过慎重的研究和综合才得到普遍认可。从此次申办工作中,可以看出,辩证法的分析和综合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与辩证的综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如此,云南申办比北京有利,但云南无论从矛盾分析法,还是因果分析法上进行剖析,综合全省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气候条件优异,降雨充沛,无霜期长,生物资源丰富,但主要矛盾仍然还是经济欠发达,贫困落后,各项基础设施薄弱,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各方面条件比起北京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都有明显的差距,要付出比以上这些地区加倍的努力和拼搏才能完成这项艰难的工作……省委、省政府正是根据事物发展原因的综合与分析,而事物发展的原因又是复杂多样的辩证统一原理。实事求是的认真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云南的社会经济要全面发展并且要在中国和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扩大宣传面,增加知名度,广交朋友和合作伙伴,让云南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云南,这样才能抓住云南发展社会经济的时代脉膊,也才能拓展云南经济发展的主动性,解决主要矛盾,机会稍纵即失,只要立足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认定发展是硬道理,就一定能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办好世博会。基于这个指导思想,云南省认为,贫穷和落后并不可怕,怕的是知穷不抗争,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不奋力拼搏。从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分析,云南的省情是普遍性,但要在这种情况下举办世博会又是其具有的特殊性,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怎样面对这一现实,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分析综合矛盾特殊性的基础上,通过宏观预测、可行性研究分析,并对举办世博会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矛盾、困难的前瞻性加以分析和综合,分清了主次矛盾,弄清了其相互间的联系与作用,以及对立统一关系,创造了举世无双、震惊中外的“世博精神”,借举办世博会之机达到了宣传云南、介绍云南、让云南走出中国,走出世界的真正目的。促进了云南旅游业、园林花卉业、烟草精品尝加工业、生物制药业,以及电力工业等一批支助产业的飞速发展。仅此一项就带动了全省各项相关产业、特别是推动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使云南的通讯、交通、城市规划与各项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等至少提前10年进入了兴盛的发展时期。通过举办世博会,拉动了经济增长,扩大了内需,不仅产生了重大的政治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而且受到了国际园艺博览会组织的高度称赞。据不完全统计,这是国内又一个集中资金办大事的优秀典范,同时,也向世界昭示,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建设好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一定能把边疆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大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当然,也可以想像,如果没有科学的预测和分析,没有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的充分估量,没有战胜困难与克服困难,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勇气,没有举全省之力,团结一心坚韧不拔的坚强信念,没有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面对着这218公顷荒凉、贫脊的红土地,一场丝毫不讲情面的纷纷大雪、冰雹,一个个人与自然抗争的壮观场面,以及4200万各族人民心心向往世博会成功举办的激动心情,化作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攻克不破坚强支柱,这就是“世博精神”,这就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昆明市的强有实力和云南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坚强决心,一次次宣传云南的展示会,博览会、交易会以及最近召开的民营商品交易会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结合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而扎实的制定好全省、全市“十一五”计划,以“世博精神”再创辉煌尤为重要。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刘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