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法制社会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基层人大工作的体会,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称职的人大代表,就一定要增强“四种意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切实发挥好代表作用。
一要增强责任意识。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处于依法治县的最前沿,也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是推动人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要强化责任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履行各项职权,切实把精力投入到具体实践中去。要始终把支持、规范和保证职能的履行作为重要任务,不断研究和探索发挥自身作用的渠道和措施,在更高层次上开展监督,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要增强群众意识。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是人大工作的宗旨,也是人大代表一贯的好传统和好作风。人大代表要牢记为民宗旨,坚持群众路线,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做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喉舌,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带领群众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人大代表分布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生活在基层和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了解社会动态,掌握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政府改进工作。要学会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把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形成万众一心、谋事兴业的良好局面,形成加快发展、富民强县的强大合力,推动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要增强监督意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最具有法律效率的监督。加强人大的监督,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产生腐败行为,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器的健康有序运转。人大代表要理直气壮地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改进监督方法,提高监督水平,突出监督重点,注重监督实效。要积极探索新的监督方式,把程序性监督与实质性监督、对事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得以全面贯彻落实,保证行政权、司法权得以正确行使,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以有效维护,保证各项工作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各位代表要紧紧围绕党委工作大局,把监督的重点放在改善和优化经济环境上来。要围绕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为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要增强作为意识。人大代表来自基层,来自各条战线,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一定要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工作中发挥职能,建功立业。要紧紧围绕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学习,增强本领,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在服务大局中作出更大的作为,在推进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
(根据有关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