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如何完成“执行难”任务?司法体制改革中的难点在哪? 13日,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百如,率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省高级人民法院调研。
如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调研组直奔主题、深察细问。近年来,全省法院按照“依法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全力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大力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的基本思路,全面推进执行工作,全省法院执结案件从2013年的53821件上升到2015年的70525件,执结标的金额从127.54亿元上升到335.12亿元,分别增长31.04%和162.76%。2014年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法院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完善司法责任制、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管等“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听取了全省法院“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情况和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情况的汇报后,张百如对省高级人民法院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当前,执行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解决“执行难”任务更加艰巨。全省法院要把破解“执行难”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抓手,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推进执行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形成执行工作合力,确保“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目标的实现。
张百如强调,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继续发扬和巩固所取得的成绩,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把握历史机遇,借势借力促进司法公正;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关键环节、解决关键问题;强化工作指导,努力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经验;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张百如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好监督搞好服务,支持法院破解“执行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卯稳国、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白保兴参加调研。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学群汇报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