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补短板 学有所思强本领
发布时间: 2019-07-01      来源: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传处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背景。这是云南省处级人大干部立法监督能力培训班的70多名同学6月24日上的第一课。小小红船的故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作为党员干部要争当红船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自觉践行者。

收获看待问题的思路和想法,收获解决问题的研判和选择,收获学习和工作中的交流与友谊,短短6天的学习划上了句号。

杭州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改革开放40年——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浙江样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富阳龙门廉政教育基地的学习有课堂教学还有现场教学……一周的课程安排,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紧凑有序。

自信是一种坚持、坚定、坚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意识形态的关键所在,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文化自信是具有时代性的命题,既是一种文化的自觉与自豪,也是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有力武器,更是吹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号角,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我们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新时代,面对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修复优先的生态优先原则,加快形成生态化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解读,老师生动阐释了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浙江蓝图,让彩云之南的学员耳目一新。

法治思维与监督制衡;依法治国的法治思维与人大代表履职;地方立法经验、理念和过程, 这3个课程是和我们这个班学员的工作联系最密切的,如何提高立法质量,如何增强监督实效,规则意识与底线思维,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责任意识,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等等都是法治思维的主要内容。一个个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有理有据、举一反三论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老师讲得精彩,同学们听得快乐,掌声、笑声不断,不时还有激烈的互动,争论中有理论的高度,更有接地气的理性分析,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无论是工作中的短板,还是生活中的困惑,同学们都能在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和启发。

 

 

 

  “枫桥经验”是综合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电视、广播、报纸都有不同程度的报道。同学们走进枫桥镇的为民服务中心,走进枫源村,听村主任讲述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家庭琐事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组,矛盾不上交。全民来共治,政府重法治,基层靠自治,矛盾源头治,无理访大家治,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创新举措让学员们眼前一亮。 

 

 

其实,从繁忙的工作岗位来浙大学习,对于学员来说机会难得,而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来浙大学习就更是机会难得,作为党员干部为了完成党赋予的使命,就要在新时代,有担当、有作为,就要不断学习,牢记宗旨,增强本领,学以致用干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