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法律和决议,正式确立了一项新制度——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
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是加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织措施,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体制延伸,体现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功能。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你了解多少呢?快来测试一下吧!
1.1979年全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人代会,选举产生了本级人大常委会?
A:22
B:25
C:30
2.全国第一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在哪里诞生?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云南省
3.1979年,第几次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
A:3
B:4
C:5
4.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是什么关系?
A:领导关系
B:法律监督关系、选举指导关系和工作联系关系
C:没有关系
5.人民代表大会共有几级?
A:3级
B:4级
C:5级
1.答案:A
解析: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这一年,全国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人代会,选举产生了本级人大常委会。
2.答案:A
解析:1979年8月14日,西藏自治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常委会,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省级人大常委会。同月,青海省第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省人大常委会,成为全国第二个设立省级人大常委会的省份。
3.答案:B
解析:1979年,第四次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第四次“酝酿”的顺利实现,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的问题再次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4.答案:B
解析:全国人大对地方人大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法律监督关系、选举指导关系和工作联系关系。国务院对各级地方政府是领导关系。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决定的事情,地方必须遵照执行,同时给地方以充分的自主权。这样,既有利于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5.答案:C
解析:5级,分别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