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故事】郭进:倾注心血做澄江化石地的“守护人”
发布时间: 2021-02-27      来源:玉溪市人大常委会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郭进,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化石科学研究博物馆副馆长。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郭进一直致力于澄江化石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结合专业特长和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

 

做澄江化石地的“守护人”

澄江化石地是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很好地保存了各类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精美化石,向世界展示着地球生命演化的进程以及生物多样性。

从籍籍无名,到逐渐“出圈”,澄江化石地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离不开一群人的努力,这其中就有郭进。众所周知,澄江化石地申遗工作历时漫长的8年,其间,郭进不遗余力,全心投入,并获得玉溪市“申遗先进个人”。申遗成功虽然让澄江化石地国内外知名度大幅提升,但如此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需要更大的平台进行展示。在各方的支持下,2014年,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动工建设,此后几年,郭进多次带队到全国各地采集征集化石标本,丰富馆藏资源。

 

 

标本征集现场 左三为郭进

 

 

征集期间,细心的郭进发现,全国各地古生物化石交易中问题颇多,如化石资源在“隐形”市场中被交易、执法部门的监管存在一定难度等。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郭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进一步规范古生物化石交易合法化的建议》,建议正视各类博物馆对古生物化石资源的需求,促进标本征集规范性、合法化。

 

做澄江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自参加工作起,郭进就一直生活在秀美的抚仙湖边上,清澈的湖水、鲜美的石锅鱼与神奇的帽天山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记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郭进认为,推动抚仙湖生态保护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也在用实际行动当好澄江生态的保护者。

通过走访调研,他进一步了解了澄江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基于此提出《关于给予抚仙湖沿湖生态移民搬迁支持的建议》《关于加强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关于加大对玉溪“三湖”保护治理支持力度的建议》等,促进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保护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郭进进行抚仙湖生态治理考察

 

 

今年是郭进履职的第三年,他将继续努力学习、奋力前行,为澄江生态环境保护和澄江化石地发展倾注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