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故事】农宁安: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基层群众的“代言人”
发布时间: 2021-03-04      来源:文山州人大常委会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农宁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木央镇木杠村村民。

“我们的家乡,终于有代言人了!”2018年,农宁安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村民们听说后都十分高兴。这也也让农宁安深感责任重大,当好人大代表的信念更加坚定。

 

因地制宜兴产业

 

 

富宁县木央镇木杠村产业发展较单一、村里劳动力外流严重,如何因地制宜把村子发展得更好、让产业更多元,是全村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通过履职和学习,农宁安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结合全国人代会期间与其他代表交流的经验和多年与群众共同发展产业的经历,农宁安大胆提出“木杠村因地制宜抓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的建议,在村里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热带水果如百香果、芒果,在1000到1200米的地带发展黑木耳和巴西菇产业,并将食用菌产生的大量富余有机肥用于热带水果种植。

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农宁安和村组干部到福建、广西等地考察,并从福建引进100棵百香果苗,全部用于自己试种。百香果种下后,当年开花结果,村民们发展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原本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留下来了。

考虑到木杠村的气候地质特点,农宁安还摸索出“甘蔗上山、水果下田”的模式,带领大家种植了1200亩甘蔗,1100多亩樱桃、芒果、柑橘等各类水果,并把村里的甘蔗渣和牛粪“变废为宝”,做起了循环产业。

木杠村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群众的腰包逐年鼓起来,奔小康的干劲更足了。

 

脱贫攻坚奔小康

 

 

作为边境村寨的木杠村,全村有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任务很重。在带领群众积极发展产业的同时,农宁安带领群众一门心思地投身于脱贫攻坚工作。

“近两年来,进村入户的时间非常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又经常在外视察、开会,虽然就在家门口上班,但真正在家的时间一年能有50天就很不错了。”

为保证木杠村高质量脱贫,农宁安与村干部积极谋划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向上级争取民族团结示范村、一事一议、沿边行政村道路建设等多个项目落地,并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实现木杠村行政村道路硬化全覆盖,拆除重建新房200余间,解决了群众住房、出行等难题。

“一定要为农业、农村发展,为农民尤其是边境基层群众发声。”农宁安立足岗位,致力于做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基层群众的“代言人”。多年来,他尽心履职,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让木杠村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