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治宣传
今日《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一组关键词快速get
发布时间: 2021-07-01      来源:“云南人大”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共9章68条,内容从规划管控、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文化保护、区域协作等方面对赤水河流域保护作出规定。其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内容?让我们通过一组关键词来了解。

 

 

 

 

关键词1:生态环境保护

翻看条例不难发现,全篇中“生态环境保护”一词被数次提到。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障生态安全”“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推进绿色发展”等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均被写入条例,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关键词,条例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如何开展赤水河流域的保护工作作出规定,其中包括: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公开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参与和监督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对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既有建设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逐步退出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共享机制、风险报告和预警机制。

 

关键词2:禁止

为加强赤水河流域的规划与管控,做好水污染防治,促进绿色发展,条例分别在赤水河流域的管理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禁止性规定,并明确法律责任。条例施行后,这些“红线”要注意:

规划与管控方面

禁止违法利用、占用赤水河流域水域岸线;在赤水河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禁止在赤水河流域开放水域养殖、投放外来物种或者其他非本地物种种质资源。......

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禁止非法变更公益林地用途,禁止非法占用或者征收、征用赤水河流域内的公益林地;禁止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水污染防治方面

禁止使用禁用的农药,向河道内丢弃农药、农药包装物;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生产、销售含磷洗涤剂。......

绿色发展方面

禁止在赤水河流域安排重污染企业和项目;禁止在赤水河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布局对生态系统有严重影响的产业;禁止在赤水河干流和珍稀特有鱼类洄游的主要支流进行小水电开发。......

 

关键词3:鼓励

在划定法律“红线”的同时,条例也在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绿色发展和文化保护等方面作出鼓励性规定。

总则中,条例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参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绿色发展的活动,以及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在具体内容中,条例还有其他鼓励性规定:鼓励企业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开展废弃物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等环境保护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鼓励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教育培训、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相结合,开发、推广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服务;鼓励社会资金建立市场化运作的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基金。......

 

关键词4:区域协作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流经云贵川三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本次三省共同立法,既是地方立法形式的创新,也是流域类保护地方立法的积极探索,在条例第七章中,专门对区域协作做好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作出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落实长江流域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与邻省同级人民政府协商统一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风险管控和污染物排放等地方生态环境标准;省、昭通市制定涉及赤水河流域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时,应当加强与邻省有关方面在立项、起草、调研、论证和实施等各个环节的沟通与协作;省人民政府应当与邻省同级人民政府建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等内容。

 

关键词5:统筹

除了与贵州、四川两省开展区域协作外,条例同时也对流域内统筹协调发展作出规定。

总则中规定,赤水河流域保护应当坚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创新驱动、系统治理。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赤水河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应当符合水功能区划、生态流量管控指标的要求,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态用水,并统筹农业、工业用水等方面的需要。绿色发展方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行节水、节能、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发展低水耗、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此外,赤水河中还对流域内的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及违反条例将承担的法律责任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为赤水河流域开启全方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