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全国人大办公厅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
发布时间: 2021-01-29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运用执法检查等法治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今天举行以此为主题的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窦树华介绍说,三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生物安全法,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共完成了12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和一个决定的制定修改工作。紧扣法律制度的执行,紧密围绕依法助力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则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以后,持续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的立法、监督工作,通过法治手段守护碧水、蓝天、净土,最突出的就是连续三年开展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执法检查。这几项检查不论是规模、力度,还是影响、效果,在人大工作中都是空前的。

针对有记者问及,全国人大常委会下一阶段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方面有哪些具体安排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介绍说,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任务仍然很繁重,有的领域需要制定新法,有的法律需要适时修改。立法任务主要是三类:一是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修法项目,包括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改等;二是生态保护方面的立法修法项目,包括湿地保护、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黄河保护、南极活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法律的制定修改;三是资源利用方面的立法修法项目,包括矿产资源法、草原法、渔业法修改等。通过这些立法活动,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用法治的力量守护好绿水青山、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对于2021年依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考虑,窦树华介绍说,一是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并开展专题询问。二是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三是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雄安新区和白洋淀生态环保工作情况报告。此外,还将开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专题调研,推进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加快推动相关立法进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