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资讯
特别策划 | 百岁党员祁山:入党,就是献给党
发布时间: 2021-06-30      来源:"云南人大"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您为什么入党?”

面对提问

101岁的祁山仍然目光坚定

他用清朗的方言说道:

“入党,就是献给党。”

 

(陈永春 杨思然视频)

 

 

 

祁山,云南通海人,1920年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开始了为党为人民奉献的一生。解放战争时期,他是云南武装斗争主要领导人之一,担任中共弥泸地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二支队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副省长、常务副省长、省第6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有组织的政治生命的开始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军侵华、国难当头,远在祖国边陲的昆华师范学校卷入一场伟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1942年1月,昆明私立峨岷小学教师合影,前排左三为祁山。

 

 

“当时,我们还是学生,就去街上演活报剧,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激发群众的抗战热情,效果很好。”彼时,祁山正在昆华师范上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抗日救国团体——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以下简称“民先”)的秘密组织下,学生们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通过学校歌咏队、抗日宣传队等,每到周末就去城里、乡下宣传。特别是到了“街子天”,祁山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到集市上,唱抗日歌曲、向群众演说。

1938年4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8月,云南青年抗日先锋队和西南联大内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合并,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云南地方队部。同年,作为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积极分子,祁山正式加入“民先”云南地方队部。

祁山说,这正是他一生中有组织的政治生命的开始。1939年中共中央撤销“民先”组织后,同年6月,祁山经昆华师范27班同学、“民先”成员包平章介绍,怀揣着一颗抗日救亡的热忱之心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学生时期到参加革命后,不同时期的祁山。

 

 

入党就要随时准备牺牲

 

 

 1950年2月,陈赓在宜良会师大会上讲话,祁山主持。图中左起依次为陈赓、祁山

 

 

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的领导下,祁山一直从事中共云南地方组织领导的秘密工作、农村武装斗争工作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党政领导工作。

1947年,祁山奉命到弥泸地区准备发展武装斗争,并单线联系了该地区路南、陆良、弥勒、泸西、丘北5个县的25名党员。大家多次分析研究,认为弥泸地区发展武装斗争有利条件较多。同年7月,祁山向组织汇报时机成熟,准备发动武装斗争。

1948年初的圭山、西山、龙海山等地,看起来风平浪静,但这背后正在酝酿一场革命大风暴。祁山回忆道,当时很多村寨都编成了居民小组、民兵小组,枪擦亮、刀磨快、箭上弦,等着武装起义的到来。

2月5日,两名从昆明到泸西的青年学生,组织部分农民仓促在泸西旧城暴动。为了牢牢抓住党对武装斗争的领导权,也为了防止被动挨打,祁山因势利导,支持旧城暴动,顺势发起了圭山、西山地区的人民武装起义,在圭山打出了第一枪,极大震慑了国民党反动派。祁山也在战火硝烟的斗争中,逐步成长为云南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祁山获授两枚珍贵的纪念章。左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右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陈永春 摄)

 

       回忆过往岁月,这位82年党龄的老党员难掩激动。“入党就是献给党,就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祁山说,入党以来,他一直紧跟共产党,所有的事都服从党组织的安排,把一生都献给了党。(宋金艳 彭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