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人大代表、个旧市保和乡木花果村党总支书记陶国彪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刘宇丹 摄
紧扣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找准人大依法履职切入点和结合点,下沉一线助推乡村振兴、十二条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立管用之法,行决定之权,务监督之效,聚代表之力,强自身建设,为助推红河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年来,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共修订废止5件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听取审议24项专项工作报告,开展3次执法检查,对10项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9人次。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379件建议已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解决率提高至68.6%。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通过总结深化民族立法、地方立法工作实践,健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工作机制,强化备案审查和法规清理工作,不断增强立法的针对性、时效性。
构建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合理安排立法项目、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蒙自城市管理条例的修订,为推动滇南中心城市建设与管理、助力蒙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挥了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在异龙湖保护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中,科学划定“两线”“三区”,推动条例更适应保护治理的需要。
依法对州人民政府报送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红河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进行备案审查。督促各县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听取和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两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全覆盖。
一年来,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开展全过程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强化年初预算、地方财政决算、财政预算执行及州级财政预算调整审查监督。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整改,有力推动全州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加大民生保障工作的监督力度,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医疗保障、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居环境改善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询问,促进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快解决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学前教育、全民健身运动、矿山安全整治工作情况专题调研,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转化一批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
在全省率先对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助推该制度在全州依法全面实施,充分发挥及时有效惩治犯罪、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提高刑事诉讼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
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工作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推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双联系”制度常态化、制度化。全州11372名人大代表与5万多名群众建立经常性联系。定期召开基层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人大代表对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
召开全州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推进会,提出“十有”标准推进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实现全州1354个代表活动阵地向规范化、信息化转变。在全省人大系统率先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 千名代表大接访”活动,五级人大代表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400余件。(刘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