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人民选,当好代表为人民,不辱使命办实事,联系选民献真情……”近日,黄昏时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光禄镇光禄社区朝阳新村的一处农家院坝里灯光明亮,花灯歌舞《人大代表为人民》正在这里上演。姚安县人大法治艺术团多年来坚持不懈送戏到村寨,花灯唱人大,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
戏台上,欢快的花灯音乐声中,12名舞者手执花扇翩翩起舞,悠扬的歌声响彻院坝。台下,或坐或站早已挤满了男女老少。劳作归来手持锄头的大爷、背着孩子的妇女、拄着拐杖的大娘、呼朋引伴的孩子从四面八方聚来。观众越聚越多,齐刷刷的目光聚焦戏台。人们不时用手机拍下精彩场景,频频报以热烈掌声。
姚安县人大法治艺术团的一次演出现场。楚雄州人大常委会 供图
姚安县人大法治艺术团团长赵章才介绍说,艺术团成立于2009年,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管。团队演出都是业余活动,演员来自当地农村,多数是人大代表,现已发展到70多人。14年来,艺术团勤脚快腿奔波于乡村,以姚安花灯、梅葛、小邑拉花、坝子腔、莲花落等当地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开展“我与人大”“人大代表在基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社会与法治”等主题宣传文艺演出2200多场次,向群众宣传人大制度优越性、地方人大工作业绩、人大代表履职事迹和民主法治建设成就,开辟出一条人大宣传新路子,收到了良好实效。
“下一个节目:小邑拉花《人民就是江山》。”……演出在继续,村民布春瑛说:“演员唱起‘联系群众访民意,提出建议护民利’时,我深有感触。人大代表真的好,经常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我向罗文辉代表反映的两件事都办得扎实。节目内容很真,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一位中年男子接过布春瑛的话,肯定地说:“听着熟悉的调子和清楚明白的歌词,想起平时的所见所闻,我感受到人大代表是真心表达民意,真情为民谋利。我对他们是信任的。”
姚安县人大法治艺术团的宣传效果,不仅体现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形式进行节目创作和演出,在传承姚安花灯文化的同时开展人大宣传,既深入浅出又鲜活精彩,让群众乐享视听盛宴,更体现在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比如,2014年8月,艺术团到栋川镇大龙口村演出,花灯演唱节目《不负重托抓监督》表演完后,5位农民工追到后台,拉住其中一位演员大声问道:“你们在唱词里说人大是维护百姓利益,监督‘一府两院’的,现在有单位欠着我们40多万元的工资,我们找人大管不管用?”这位演员肯定地告诉对方:“管用!我们的赵团长就在县人大工作,和他说说,让他给你们出出主意。”这5位农民工迫不及待地找到赵章才,向他诉说了事情经过,请他帮忙想想讨薪的办法。赵章才说:“你们把刚才和我讲的事情经过写一个书面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反映,我们会按信访工作程序进行督办。”“哟,原来是这样办,能行吗?”看着5张疑虑的面孔,赵章才鼓励说:“试试吧。”半个月后,5位农民工如数领到了工资。
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2016年年底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期间,艺术团编排了《填选票》《选代表》《选举路上》等20多个相关节目,到乡村、社区宣传代表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让广大选民知晓选举、支持选举,行使当家作主权利,选出自己满意的人大代表。艺术团来到光禄镇班刘村闫屯小组演出时,正逢村里收谷子种小春作物。为了让更多村民熟知人大选举的法律法规且不耽误农时,演员们不但送戏到农家小院,而且还送戏到田间地头,利用莲花落、快板、坝子腔、数来宝等表演形式进行宣传演出,请村民参与即兴表演,引得劳动场地一片欢声笑语。看见村民劳动任务重,演员们就脱掉演出服,与村民一道干农活。大家一起演唱、一起劳动,共同欢乐。有村民说:“艺术团来到我们身边,既不耽误我们的农活,还让我们欢乐愉快,不知不觉接受了宣传思想,明白了选举的法律法规和人大制度。”
夜色浓重,歌舞动人。演出结束后,有群众感慨地说:“人大做了这么多与我们幸福安康相关的事,立法、监督都是人大在做,人大对老百姓来说真管用,我们要多多关注和支持。”(唐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