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际,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人大代表以“小切口”带动大民生,“小队伍”带动大提升,“小机制”带动大创收,带领人民增收致富。
凤庆县诗礼乡牌坊村党总支书记王学聪介绍,牌坊村以合作社的名义,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连片的土地,吸引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发展。依托“啊老乡”蔬菜专业合作社,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合作社优选四季扁豆3号、4号新品种种植为主,明确种植、技术、采摘、运输等标准。四季豆种植的周期一般在60天左右,除去烤烟种植周期,还可以种两到三季,1亩可收获2吨,毛收入约1万元,销售渠道稳定,价格也稳定。豆子成熟后,烟后产业将大大带动本地劳动力的就业,让群众不出村就有钱赚。合作社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中耕管理和收购服务,通过代表小组与合作社反复协商,以市场价为基准,实行4元/公斤的合同保底价,有力保障了种植户的收益。
“从去年7月份引进凤庆县云福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幼苗、技术、销售渠道发展林下经济以来,河平村的1200亩林下魔芋和100亩滇黄精已成为河平村产业的主力军,共覆盖联结农户56户、带动就业200余人,户均增收约3000余元,”凤庆县诗礼乡河平村党总支书记段学成介绍道。
为更好地做好林下经济文章,合作社已培养本土林下种植技术人才2名、管理人才1名。段学成常常带领他们与种植户深入林间地头分析当地土壤气候结构,利用“立体复合高效模式”推动林下经济复合经营,短期单品魔芋、滇黄精可实现早期创收,有效加快资金回笼,降低资金运行压力巩固经济价值,助农增收。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打针不吃药”这句俗语在凤庆县诗礼乡朝阳村群众之间口耳相传。朝阳村地处诗礼乡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气候湿润,冬季霜期长,适宜朝阳萝卜生长。朝阳村党总支书记于兴军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带领村民积极发展萝卜种植,种出的“朝阳萝卜”小有名气。2022年,朝阳村共种植萝卜112亩,种植农户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农户20户,实现产值28万余元。
在发展萝卜种植的同时朝阳村紧跟政府舍饲养殖政策,利用集中和散养相结合的方式,带动14户农户示范养殖肉牛173头。成立朝阳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黄牛49头,每年出售肉牛16头,达35余万元毛收入。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途遥远,作为华清农副产品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国权将主营方向瞄准核桃深加工。2022年,华清农副产品经贸有限公司成立党支部,隶属于诗礼乡清华村党总支部,真正做到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为周边群众就近就便售卖核桃增加收入提供了平台。推动了本地核桃产业发展。2022年,公司收购鲜核桃包500余吨,实现营业收入120余万元。
核桃产业有了支撑,熊国权支书又打起了全村1300亩茶园的主意。熊国权带领村民一起改造,建成了诗礼乡第一个茶叶加工厂——清华有凤茶叶,探索出“村党组织+茶企+基地+农户”的茶产业发展新路径,搭建起茶农与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的“桥梁”。2022年,清华有凤茶叶加工厂完成茶叶收购40余吨,带动周边200多户群众实现茶叶收入17万元,村集体实现经营性收益3.5万元。
乡村振兴说到底就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无论是人大代表还是村党总支书记,都是群众信任的人,我们一定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四位支书的原则,也是诗礼乡全体人大代表们的心声。(于学文 杨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