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工作 > 理论研究
【党建示范引领】调研切莫变“调演”
发布时间: 2023-05-12      来源: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些年,各地各单位扑下身子踏实干,强调研,找问题、强措施、补短板,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效。

但在现实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个别地方“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脱节式”调研等问题依旧存在。作为调研单位,有的不深入调研,仅以调研之名,实为换个地方“发表高见”,提出的意见建议好高骛远;有的未调研先签到,入户后再合影;有的走经典路线,看示范样板,听标准汇报,变成“精品游”“盆景展”;有的为调研而调研,下基层不是去找答案,而是带着“答案”去印证自己决策的“正确性”。作为被调研的一方,则对调查研究的线路进行精心设计,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有脚本、有台词,有“群众演员”,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所有的事都先写在“剧本”里,排在“预演”中…… 走走过场、装装样子,调研变“调演”,既让调查研究变了味,也看不到问题的根子所在,更寒了不少基层群众的心。

这种“调演”,实际是背离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作风虚浮,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落入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是不可取的,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整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怎样正确开展调查研究,关键是要变“身入”基层为“心入”基层。“身入”解决的是“在场”的问题,目的是拉近调研者与群众之间的空间距离;而“心入”则解决的是“在状态”的问题,是要拉近两者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真正搞好调查研究,要“身入”,更要“心入”。因为“心入”体现了对党的事业的忠心、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对人民群众的交心、对职责的尽心。说到底,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要有感情投入,真心实意地俯下身来,真正走入百姓中间,带着感情与他们交流,才能听到真话实话心里话。

从方法上说,开展调研要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定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要坚持攻坚克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涉险滩、破难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要坚持系统观念,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总之,只有发扬求真务实作风,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提高调查研究实效。(王方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