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代表团发布新闻(实录)
发布时间: 2023-03-10      来源: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3月10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云南省代表团在驻地网络视频采访间举行新闻发布,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和省内主流媒体记者参加发布。发布实录如下:

 

(雷桐苏 摄)

 

今年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云南团代表履职的第一年。在此之前,十三届全国人大云南团代表已经圆满完成使命。

五年来,云南省代表团全体代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忠实履行法定职责,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五年来,云南省代表团全体代表认真落实全国人大有关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有关委员会工作,积极出席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既做好了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意愿,又立足本职共商国是,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展现了人大代表的时代风采,以履职工作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光荣使命。

五年来,云南省代表团一共提交议案23件,建议1171件,其中以代表团名义提出议案21件、建议74件,为国家有关机关加大对云南支持帮助力度提供了有益决策参考。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云南省代表团全体代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心怀“国之大者”,把“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转化为做好“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履职尽责,为把本次大会开成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努力作出云南省代表团的贡献。

3月3日代表团抵京后,按照大会有关工作要求和日程安排,全体代表随即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各项工作中,先后参加了大会全体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和分组会议,审议审查了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立法法修正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内容,认真依法履职、严守大会纪律,充分展现了云南省代表团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精神风貌。

按照大会规定时限,截至3月10日中午12时,云南省代表团顺利完成了议案、建议的提出,共向大会提出议案7件,均以全团名义提出;提出建议280件,其中以全团名义提出16件,比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提出建议数(191件)多89件,增长46.5%,代表建议提出数量创新高。总的看,全团代表依法履职体现了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提前谋划、充分准备,依法履职基础扎实。

围绕提高代表履职水平扎实开展了集中学习。2月28日至3月1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要求,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新任全国人大代表集中学习,突出经济社会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立法法修正草案研读,议案建议提出等重点专题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系统性学习培训,不断丰富代表专业知识结构。

扎实开展了代表会前集中视察工作。2月26日至27日,组织部分在滇全国人大代表视察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聚焦口岸经济发展,深入了解中老铁路运营、沿边开放、口岸建设等各项工作情况,直观感受近年来我省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就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推动口岸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提出意见建议,不断拓展代表知情知政领域。同时,在昆集中期间,还专门对会风会纪及保密工作等提出要求,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大会期间各项任务做了充分履职准备。

二是胸怀大局、加强调研,议案建议准备充分。

围绕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会前全体代表立足本职岗位,积极通过走访、调研、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向基层广泛征集选题,不断拓宽联系群众渠道,并由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专题论证会,邀请省司法厅、省检察院等15家有关单位和相关专家对拟提交的全团议案选题进行研究论证,由省人民政府对拟提交的全团建议选题进行调研、论证并修改完善。

3月3日下午,云南省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再次研究讨论并通过全团议案、建议。云南省代表团正式向大会提交的7件全团议案,全部属于立法议案,内容包括修订文物保护法、节约能源法、矿产资源法的议案,制定医疗保障法、物业管理法、检察公益诉讼法和电信法的议案,案由充分、案据翔实、方案明确具体,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国家立法的迫切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可行性,有利于推动国家医疗保障、物业管理、检察公益诉讼、电信管理、文物保护、节约能源、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法治建设,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云南贡献。

云南省代表团正式向大会提交的16件全团建议,内容涵盖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创新引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都是代表胸怀国是、情系民生的真切反映,都是经过专题调研、广泛吸纳民意而来的“金点子”,也都是事关云南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利于争取国家对云南的关注与支持,助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是重点突出、特点鲜明,充分体现代表心怀“国之大者”。全体代表提出的每一件议案、建议,凝聚了全省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反映人民群众的关心关切。这些议案、建议,立足云南,站位全局、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定位的殷殷嘱托,比如提出的加快把云南打造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示范区、完善长江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支持云南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出台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实施意见等建议,充分体现了牢记总书记嘱托,更加自觉地做“两个确立”的忠实拥护者、坚定践行者;充分体现了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有机结合。

紧扣云南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内在要求,比如提出的建立西电东送碳价值补偿机制、增设全国第四个国际通信全业务出入口局、修建中老铁路联络线扩大对外开放、出台沿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金沙江-长江一体化发展等建议,充分体现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新的责任担当,充分体现了突出云南省情实际,推动实施我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凝聚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合力的美好愿景。

紧扣人民群众所思所盼,聚焦民生福祉,比如提出的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保障,提升基层救治能力,完善农村垃圾治理、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等建议,切实回应了民生热点问题,反映了社情民意,充分体现了全体代表对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真情实意。

紧扣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比如提出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法》、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设立张桂梅师德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等议案建议,充分体现了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现实举措。

新征程新使命,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满怀信心、勤奋履职,正在开启依法履职的新篇章。我们注意到,近期各类媒体陆续报道了云南团代表的履职故事,有首场走进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的张克勤院士,也有亮相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等媒体的王陆芬、鲁权、李国伟、郁伍林、金瑞瑞等基层代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