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治宣传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国家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 2024-06-17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10期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2023年12月29日,习近平主席签署国家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该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为促进法律全面有效正确实施,5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粮食安全保障法实施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以高水平法治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李鸿忠强调,党的二十大着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维护国家安全,对保障粮食安全作出系统部署。我们要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学深悟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精神,以科学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定力、信心和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贯彻好实施好粮食安全保障法,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出席会议,副委员长雪克来提·扎克尔主持。秘书长刘奇出席。

有关部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省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全国人大代表等在会上发言。

 

5月17日,粮食安全保障法实施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毕楠 摄

 

牢记“国之大者”,不断增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眼下,又到风吹麦浪时,农机驰骋金色麦田,西南小麦收获已全面展开,夏粮收购也即将开始。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度显示,今年主产区夏粮丰收有较好基础,预计旺季收购量达7000万吨左右,比去年略有增加。

仓廪实,天下安。对于我们这样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安全关系党和国家执政安全,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既是“国之大者”,也是“民之关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深刻洞察、深谋远虑,立足世情国情粮情,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追求“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据统计,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9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既抓物质基础,也抓机制保障。

2023年岁末,酝酿十余年,半年内历经三次审议的粮食安全保障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

这部法律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精神,立足职责定位,依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立法,标志着我国粮食安全治理朝着现代化、法治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李鸿忠在座谈会上强调,要扎实有序做好法律实施工作,加强法律实施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加快构建系统完善的粮食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司法,做好粮食安全普法宣传,确保法律落地见效。

 

立足安全、着眼保障,准确理解粮食安全保障法的主要内容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严格落实“藏粮于地”、深入实施“藏粮于技”,首次在法律中明确“树立大食物观”,首次在法律中确定“党政同责”……粮食安全保障法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建立完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尽管法律全篇只有74条,却是体系完整、环环相扣,从解决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出发,明确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应急、节约等环节的重点任务,确认并规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和机制等,围绕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回答了粮食安全“谁来保障”、“如何保障”等关键问题,既厘定了鼓励倡导的方向路径,也划清了必须坚守的底线红线,为全社会各主体共同守好“大国粮仓”提供了法治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徐淙祥,是来自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2022年6月1日,徐淙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十多年来从事粮食生产、帮助群众脱贫等情况和体会,表达了继续从事农业、科学种田的决心和信心。当年6月27日,他就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这几年,我们种粮人以总书记重要回信为动力,聚力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安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座谈会上,徐淙祥高兴地说,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出台,对于他们种粮户来说,是喜事、大事,更是“定心丸”、“动力源”,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多种粮、种好粮的信心和决心。

从城市回到乡村的全国人大代表魏巧,曾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当面向总书记汇报“新农人”的奋斗故事。这些年,聚焦“种业安全”,她带领团队建设水稻、小麦、雪花肉牛三个育种研发中心,从实验室到大田、从科研到产业,走好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粮食安全保障法即将实施,魏巧再次感到,“三农”事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研发、敢创新的年轻人投入。座谈会上,她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客观情况,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地创建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推动更多“新农人”奔赴乡村振兴一线。

李鸿忠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刻把握粮食安全保障法的立法宗旨和原则,准确理解法律主要内容和重点制度,坚持党对国家粮食安全工作的领导,坚持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扎实有序推动法律制度落地见效

粮食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复杂工程、长期工程,涵盖国家和地方层面,涉及各级政府及多个部门,必须加强统筹、协调配合。为此,粮食安全保障法总体搭建了重大事项国家统筹协调、重点事项主管部门管理、具体事项地方政府落实的工作机制,也对具体领域的职责、机制和分工作了详细划分。

法律实施在即,为了不折不扣抓好法律规定的贯彻落实,各地各部门做了一系列工作。

座谈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吴宏耀围绕狠抓粮食生产作了详细介绍:“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持续提升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切实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斤以上。系统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防灾减灾,更高水平保障粮食有效供给。”

粮食安全保障法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关法律的协同配合。“农业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基本法,修改农业法已列入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杜家毫说,农委正牵头起草修订草案,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修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在完善法律配套制度规范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做了不少工作。“制定配套制度规范清单,包括推动深化粮食储备和购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研究修订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起草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推动修订国家粮食应急预案等,并全力推动落实。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对现行文件主要内容与粮食安全保障法相抵触的,及时废止;有关条款与粮食安全保障法不一致的,抓紧修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介绍道。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储备量居全国首位。“自粮食安全保障法公布以来,黑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强化学习培训,积极宣传、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该法学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聂云凌表示,对照法律规定的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应急、节约和监督管理等具体领域,有关方面对相关地方性法规、方案、计划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并进一步调整完善。

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了一系列监管制度和处罚措施,体现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如何让法律制度的“牙齿”更加有力地“咬合”?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也很重要。

据悉,在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监督工作计划中,有五项工作任务涉及的重点内容,都与粮食安全保障法贯彻落实的效果息息相关:检查农业法实施情况,重点检查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等落实情况;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重点看落实国土空间管控和用途管制,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政策措施制定实施的情况,特别是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建立补充耕地全程监管机制情况,以及我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情况等;围绕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智慧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李鸿忠强调,要充分发挥监督功效,坚持问题导向,为粮食安全保障法贯彻实施开好局起好步提出务实管用的意见建议。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

 

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营造依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浓厚氛围

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系着百姓生活,依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没有局外人,也没有旁观者。只有大家“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才能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要让粮食安全保障法真正落地生根,更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推动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让法律如春雨润物般内化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意识和行为准则。

据悉,有关部门、相关地区已经行动起来,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营造依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浓厚氛围。

司法部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把宣传粮食安全保障法作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创新形式,运用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促进提升全社会粮食安全意识,引导形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统筹推动做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夏秋粮食收购”、“科技周”、“世界粮食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粮食质量安全日”等重要节点,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宣传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对象、重要群体的宣传,推动全面准确理解把握法律相关规定,提高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认识,增强法治素养和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河南各省辖市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商丘市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微宣传、走基层”活动,信阳市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发放粮食安全保障宣传手册、宣传台历,向村民和游客科普粮食安全保障法内容;濮阳市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学习宣传粮食安全保障法、人人争做粮食安全守护者”作品系列展播活动。

对于做好粮食安全普法宣传工作,李鸿忠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解读法律政策,推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化、载体多元化,落实粮食安全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络,促进社会公众全面准确理解把握法律核心宗旨和规定内容,凝聚起广泛社会共识,有效营造粮食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粮食安全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要特别注重在农村基层的普法宣传和教育培训,促进党中央关于粮食安全工作决策部署落地。

粮食是饭碗,盛着国运发展,装着悠悠民生。随着粮食安全保障法的落地实施,粮食安全已被纳入法治化轨道。有了法治的规范、保障和推动,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也必将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舒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