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追光人大
【追光人大·足迹】人民大会堂:见证中国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共和国殿堂
发布时间: 2024-09-27      来源:法治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9月1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这座中国人民政治生活的神圣殿堂,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将来革命胜利了,一定要建一座能够容纳一万人开会的大礼堂,使党的领导人能够和群众一起共商国家大事。”1945年,毛泽东在陕西延安杨家岭中共七大会议上,面对摆着木条长椅、无电灯的简陋会场时,许下心愿。

人民大会堂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仅用了10个多月时间,堪称奇迹。1959年9月9日凌晨,毛泽东来到建筑工地视察,将这座建筑命名为“人民大会堂”。

有“共和国殿堂”美誉的人民大会堂是中国最富政治象征意味的建筑之一。1960年3月30日,从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始,全国人大召开地点就定在了人民大会堂;1962年3月23日,全国政协第三届三次会议在这里举行。从此,每年全国两会一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65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无数个与新中国命运息息相关的故事在这里发生。

世界最大的电子表决系统、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子计票箱、中国最先进的简报信息化处理系统……“我在陪同菲律宾议会代表团参观人民大会堂时,他们惊叹,这样宏大的会议场所、先进的会议设备,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代议机构都没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阚珂说,“比这些更值得关注与称赞的,是人民大会堂内设备变化的背后不断前进的中国民主法治脚步。”(朱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