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人大·足迹】一张被视若珍宝的选民证
“这张选民证虽然只是一张纸,但是要像‘传家宝’一样好好地保留下去。”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猛虎乡,罗雪芹小心翼翼地展示了家里珍藏70多年的一张选民证。这张泛黄的选民证,是罗雪芹的曾祖母六珍英嫫的。选民证上注明的发证时间是1953年3月2日,由云南省楚雄专署永仁县宜就区猛虎乡选举委员会制发。在这张选民证背后,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永仁县最初的一段故事。
1953年,永仁县各乡镇开展了第一届县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六珍英嫫和其他选民一起行使神圣的民主权利,共同选举了永仁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是永仁县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据罗雪芹介绍,曾祖母六珍英嫫有一个“宝匣”,里边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样嫁妆首饰,就只有这张选民证。她回忆,幼时,父亲曾告诉她,家境优渥的曾祖母六珍英嫫本有很多嫁妆,但为了在家乡架桥和修建学校,她变卖了大多数嫁妆。出钱之外,六珍英嫫还带头出力,她发动猛古腊的妇女参加义务劳动,大家众志成城,修成了丫乍河桥、利根乍河桥2座桥,建好了猛古腊小学,让猛古腊通往永仁和大姚方向的天堑变成了坦途。
“妇女能顶半边天!”六珍英嫫常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而她之所以将这张选民证视若珍宝,也与此有关——罗雪芹的母亲在把“宝匣”交给她时,传递了六珍英嫫曾经的叮嘱:“要像‘传家宝’一样,好好地保留这张选民证,因为它证明了男女都是平等的,妇女也有说话权,妇女也能顶起半边天。”
今天的古腊村,是远近闻名的象棋村,这里村落整洁、绿树成荫;这里尊师重教,文化氛围浓郁。六珍英嫫的选民证和背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