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很规范,但群众的获得感来自哪里?要看的是实实在在的变化。”“办理工作要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切实做到‘结果满意’。”“建议办理不能只停留在答复上,要建立长效机制,把纸上承诺变成群众能切身感受到的变化。”
9月11日至12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视察。在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座谈交流中,代表们的发言直指问题核心。
(余兰 田昌维 张晰 摄)
本次视察,视察组先后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应急管理厅开展视察,通过听取有关部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汇报、仔细查阅建议办理台账资料等,分别与被视察单位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座谈交流,指出存在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整改要求。
一条条建议,连接着民意与决策;一次次视察,推动着承诺变为现实。从纸上承诺到落地落实,这不仅是多部门参与协同的系统性工作,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而具体的缩影。
(余兰 田昌维 张晰 摄)
代表声音
胡陈兰: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是为人民发声的,集中视察非常有必要,这是代表的一项义务。这次视察我注意到部分承办单位在答复代表建议时“模板化”回复,缺少具体举措的时间表。我希望承办单位答复办理代表建议能够更加规范,更加精准,而不是“文不对题”“答非所问”,并且应该明确下一步落实相关工作的计划。
张艳:我在视察前翻阅资料时注意到,每个代表建议都有对应的承办处室和负责人,也有相对应的联系电话。我就尝试在工作时间随机挑选拨打了一些电话,就发现有的电话无法接通。这是承办单位与代表联系过程中的一个小细节,代表在提出建议以后并不是被动等待答复,仍然需要与承办单位沟通交流。我在现场反馈了这个问题,各个单位表示会立即整改。
(余兰 田昌维 张晰 摄)
石小辉:我提出的关于支持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这次视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主办的部门。建议交办以后,相关部门很快就与我联系沟通,并且到易门实地调研了解情况,进行面商,将统筹现有领域政策与资金加大支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作为连任两届的省人大代表,我也亲身体会到各个部门对于人大代表建议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切实促进社会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或改善。
(余兰 田昌维 张晰 摄)
善从锐:参加此次视察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履职能力的提升。通过实地看、现场问,了解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方式,更加体会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路径。作为代表更加应该学习提升履职能力,在广泛收集民意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提出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洪家亮:这次视察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承办我提出的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至城镇后因人口增长出现住房困难的建议。这个问题是全省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相关单位非常重视,印发文件通知,办理的结果我非常满意。我希望相关部门监督好相关工作,加大力度宣传政策文件,指导地方开展工作,作为人大代表我也会持续关注后续的落实情况。
(余兰 田昌维 张晰 摄)
耿国平:这次视察当中发现部分承办单位建议分类不规范,将属于B类需要持续开展工作在3年内基本解决问题的建议,标为已经解决或者本年度内解决的A类建议,还有部分单位没有与代表进行面商。办理代表建议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通过代表视察监督,多部门协同配合,促进问题解决。(田昌维 张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