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治宣传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分组审议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时建议
加强传染病防治专业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 2025-04-29      来源:法治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4月2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三审稿进行了分组审议。

分组审议期间,委员们指出,传染病防治法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基础性法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修订具有重要意义。修订草案三审稿对引导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有关部门及时发布信息、开展咨询等均作出规定,内容非常成熟,希望本次会议审议通过。

修订草案三审稿第八十六条,对开设医学专业的院校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作了规定。在李宁委员看来,这有利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才培养,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但传染病分类涉及预防、监测、报告、预警控制、诊断、治疗等多方面,除涉及预防医学外,还涉及公共卫生、临床、中医等学科,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他建议增加积极推动传染病防治学科建设的内容,加强传染病防治专业人才培养。

王宝山委员建议在修订草案三审稿第八十六条中增加“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合开展临床与公卫交叉培训”的规定,促进医务人员在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领域的综合能力提升,以此进一步强化医学院校教育与人才培养,推进医防融合教育。同时,增设条款要求医学院校定期开展传染病应急演练,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确保学生掌握突发疫情下的临床处置技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卫小春委员指出,人工智能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疫情监测与预警、诊断与治疗支持、患者管理与服务优化、应急响应与政策制定、健康教育与科研支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已形成覆盖“监测—诊断—管理—应急”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显著提升防控效率和精准度。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数据隐私保护与跨机构协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深度应用。建议在修订草案三审稿中增加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在传染病防治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赵晨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