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大:“专业代表”发挥专业优势助力花卉产业发展
突出“专” 搭平台聚资源。姚安县人大常委会在花卉企业分布较多、花卉从业人员相对集中的栋川镇地角村建立花卉产业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并在全县推选了9名从事花卉种植和经营管理的人大代表为成员,聘请了1名长期从事花卉种植技术指导的高级农艺师和1名花卉企业管理人员为顾问,为花卉企业和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咨询。
聚焦“联” 访民情解民忧。自2023年5月花卉专业代表工作站成立以来,代表工作站先后组织代表深入花卉企业和种植户开展专题调研5次,走访花卉企业和种植户31户,了解花卉企业和种植户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听取他们对全县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并积极协调县级有关单位帮助企业和种植户解决用工、用地、用水保障等问题70余个。
同时,代表工作站还组织代表编写了花卉种植培训教材,为花卉企业和种植户免费开展花卉种植技术培训,并积极向花卉企业推荐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解决了花卉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紧扣“聚” 汇民智促发展。代表们结合调研走访花卉企业和种植户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撰写姚安县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其中一些建议被县委、县政府吸纳进了全县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助推全县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口县人大:“五小五大”促进代表作用发挥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采取“五小五大”工作法,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打通服务基层及群众“最后一公里”。
办理“小建议”撬动“大民生”。县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建议和平时走访接访需求变成解决问题的“办理清单”,健全“梳理—交办—督办—反馈—归档”意见建议办理工作闭环机制,优化常委会分管副主任领衔督办,各专工委重点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制度。例如,瑶山乡人大代表提出关于牛塘小学蓄水池供水不足的建议后,相关部门将水管架设到学校蓄水池,保障了学生日常用水;南溪镇人大代表提出村民小组信号弱的建议后,相关部门新建了移动信号基站,解决3个村民小组信号弱的问题。
上好“小课堂”带动“大增收”。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代表联络室、产业基地等实体,开展产业课堂、外出考察等学习培训,提升代表带富领富能力。去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共举办陈皮、百香果、旱稻产业课堂32期,累计培训5400余人次,并组织代表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产业基地考察学习,助力发展了陈皮、竹子、百香果等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调处“小纠纷”促进“大团结”。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基层代表“人头熟、关系近、情况清”的优势,将代表按照选区就地作为调解员、治理员,去年以来,代表参与化解有关土地、邻里、家庭等矛盾纠纷450余件,让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
倡导“小善举”托起“大幸福”。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五级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作用,围绕“一老一小”,促成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结对联系120名困难群众,并组建“基层人大代表小爸妈”服务队,联合县妇联、团县委、县民政和乡镇、村(社区)等部门,开展“阅读润童心”、义诊进村、爱心助学等助老爱小活动120余场次,服务群众2560余人。
开展“小宣讲”发挥“大作用”。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上门入户、田间地头等多种宣传方式,用通俗易懂的“双语”,面对面地向群众宣传全国两会精神、“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强农惠农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去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协助村(社区)“两委”发放森林防火、医保、食品安全等政策宣传资料4500余份,组织代表与选民参与“流动法庭”旁听活动320余人次,让群众更加了解政策、获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