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州市人大
【州市动态】路通了“路”才通,这场专题询问紧盯“症结”疏“梗阻”!
发布时间: 2025-05-09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十四五”以来全州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现状如何?资金监管存在哪些漏洞?怎样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

日前,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场聚焦农村公路建设的专题询问正如火如荼展开。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化身“考官”,州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考生”,围绕农村公路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以问促改、以答明向,探寻破解乡村振兴“末梢梗阻”的方法。

 

常一鸣 摄

 

精准把脉直击农村公路建设痛点

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一头连着大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为确保专题询问有的放矢,2025年3月,红河州人大常委会组建调研组,走访州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深入蒙自、建水、元阳、红河等县(市),踏访17个乡镇、36条农村公路,通过实地勘查、倾听群众心声、听取工作汇报,全方位“把脉”全州农村公路建设状况,为专题询问筑牢扎实根基。

询问现场,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直击要害,提问到:“‘十四五’以来,全州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

州人民政府领导详实作答:“‘十四五’以来,我州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4500余公里,实现122个乡镇、1184个建制村100%通硬化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69%,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82%,沿边地区较少人口规模、抵边自然村通畅率更是达到100%。但同时也存在建设养护资金缺口大、日常养护资金不足、抗灾能力弱等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州人民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营以及项目资金监管,力争未来5年,再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连接城乡、安全畅通、服务优质、绿色经济的农村公路网络。”

资金投入不足是横亘在农村公路建设面前的“拦路虎”。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问:“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的最大制约和短板,将采取哪些措施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州财政局负责人表示,将建立农村公路项目资金问效机制,加大对农村公路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强化“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全流程监管,探索资金拨付交通部门专户管理制度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实现项目资金拨付、使用的实时追踪,严防资金挤占、挪用等现象,确保农村公路资金专款专用。

一系列尖锐问题接连抛出,精准聚焦农村公路建设关键环节与薄弱之处,充分彰显州人大常委会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群众利益的深切关切,也为后续整改工作锚定了清晰坐标。

 

务实回应 开出问题整改良方

面对“考官”的提问,“考生”们立足职责,以务实的举措积极回应,为解决问题开出“良方”。

在项目建设推进方面,调研发现,2021年至2024年,全州下达的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中,目前还有100个在建项目推进总体缓慢。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此发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克期完成‘十四五’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目标?”

州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将督促各县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项目资金管理,压实责任,加快农村公路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制定“一项目一计划”清单,明确月度、季度任务,每月对项目建设进展进行调度,查找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的原因,以清单形式反馈县市整改和建设进度要求,同时,加强跟踪问效,促进项目有效推进,确保项目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有些农村公路沿途群众在公路上私自开口、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行为时有发生,群众反映较为强烈。据此,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问道:“针对农村公路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强化路政执法和专项治理,保障道路通畅安全?”

州交通运输局负责人答复到,将进一步督促各县市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公路“路长制”,形成县、乡、村三级“路长制”长效管理体系,强化农村公路行政执法,建立并完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巡查互认机制,严厉查处涉路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保护公路不受非法侵害,以治理农村公路“脏、乱、差、散”为主要目标,开展专项行动,对路肩、边沟等公路用地内垃圾杂物进行集中清理,进一步提升公路通行能力、路况水平、安全水平和交通综合服务水平。

这些务实且具体的回应,既是对疑问的积极解答,更是对群众期盼的有力回应,为农村公路建设从“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指明了路径、注入了动能。

“人大监督不是‘一阵风’,而要筑起‘防风林’!”专题询问不是终点,而是推动工作的新起点。此次专题询问,既是对红河州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也是一次凝聚共识、推动发展的动员。通过“问”与“答”的互动,问出了群众的心声,答出了行动的方向,为筑牢农村公路发展根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常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