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河是流经普洱市思茅区中心城区的唯一河流,是思茅人民的“母亲河”。近日,普洱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思茅河综合治理工作开展联动执法检查,并开展专题询问,以人大监督之力推动“母亲河”治理成效再提升。
普洱市、思茅区人大常委会联合开展思茅河综合治理工作专题询问。 普洱市人大常委会 供图
创新机制
三个“首次”强化监督刚性和实效
落实新修改的监督法,市人大常委会将思茅河综合治理工作确定为2025年首次专题询问的议题,突出问题导向,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改进工作。
专题询问前,市人大常委会对《普洱市思茅城区河道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开展执法检查,旨在通过打出“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监督“组合拳”,强化执法检查效果,延伸监督链条,强化监督工作刚性和实效。
鉴于思茅河综合治理涉及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法律责任和工作职责,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以市、区人大常委会联动的方式联合思茅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形成了市、区两级人大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系统联动的合力。
现场直击
14问连发答出责任与担当
“思茅河综合治理涉及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市政府将如何加强统筹协调,理顺体制机制,持续推进思茅河综合治理?”
“将理顺体制机制,强化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指导;抓实河(湖)长制,完善河道管理长效机制;聚焦关键环节,提升治理成效。”
……
专题询问现场,多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思茅河综合治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及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痛点,从不同角度提出14个问题。政府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直面问题、突出重点,答出责任和担当。
闭环治理
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专题询问结束后,普洱市人大常委会认真梳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专题询问意见交政府部门研究办理,并建立“询问—交办—跟踪—反馈”闭环机制,确保专题询问的监督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强化问题整改,拿出硬性整改措施,对于能立即整改落实的应立行立改、立竿见影,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应明确整改时限、扎实推进;强化法治保障,充分发挥河道管理条例在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把条例贯彻落实好;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保护思茅河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动思茅河综合治理取得更大成效,把思茅河打造成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之河、人文之河、发展之河、惠民之河。(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