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州市人大
昭通鲁甸:人大力量助力“小”香葱成为富民“大”产业 | 全过程人民民主云南实践
发布时间: 2025-07-14      来源:云南网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近年来,昭通市鲁甸县各级人大代表聚焦当地香葱产业发展持续发力,助力“小”香葱成为富民“大”产业。

 

村民在香葱基地劳作

 

在如今鲁甸县桃源回族乡的香葱种植基地里,连片生长的香葱长势喜人,数百村民忙着拔葱、分拣、装运上车,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但在6年前,土地流转困难、村民们对产业前景心存顾虑等问题,让香葱产业在起步阶段便遇上了难题。

“把地租出去,以后吃啥?”面对村民的顾虑,桃源乡人大代表带头组建群众服务队,化身政策“宣讲员”和纠纷“调解员”,和群众拉家常、算细账,耐心讲解土地流转对发展香葱产业的益处和前景。在各级人大代表的推动及协调下,核心基地共流转土地5000余亩,建成2个大型种植基地。

香葱基地建成后,鲁甸县各级人大代表紧盯政策落实,既当好“监督员”(监督产业质量标准、市场秩序),又做好“服务员”(提供技术支持、争取政策扶持、协调解决资金难题、促进产业融合),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多方奔走协调资源,持续发力推动香葱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大代表到香葱基地调研

 

“不耽误带孙子,有空就来干,一个月能挣3000元以上!”在基地内劳作的村民高兴地说道。

据介绍,基地内的村民工资按照计件方式支付,手脚麻利的日收入超200元;除拔葱外,还有掏沟、分拣等多个工种可供选择。目前,核心基地每天可吸纳务工群众1200余人,全乡依托香葱产业链灵活就业的群众超过2000人。

2024年,鲁甸全县共建成高标准香葱基地10000亩以上,成品远销江浙沪等各大市场,实现年产量6.78万吨以上,销售收入达3亿元以上。如今,小香葱已成为鲁甸县的特色优势产业,不仅让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当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