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水富市向家坝镇迎新社区积极探索代表联络室“共聚、共管、共惠、共助”模式,以“小阵地”服务基层治理“大民生”,托起万家灯火里稳稳的幸福。
代表到街头巷尾收集社情民意。
共聚生势,同心圆破解“大难题”
“人大代表就像一座桥,一头连着政府,一头牵着老百姓的心。”面对项目建设、安置房选房接房、群众陈规陋习等基层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驻室代表冲在一线,把“接待选民+组民公约+司法保障”结合起来,进居民家中倾听群众心声。
近年来,驻室代表深入项目现场100余次,走访居民家庭600余户,开展搬迁群众议事会50场次,化解矛盾纠纷33个,让跨区域选房、房屋产权变更等诉求在一线化解。
共管破局,微网格撬动“大治理”
“周三见,事立办!”依托驻室代表在一线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和治理建议,迎新社区代表联络室建立起“相约星期三·服务零距离”工作机制,每逢周三组织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社区干部等面对面接访群众。
联络室还在社区中的百年老黄葛树下设立了“和事角”,邀请德高望重、明理善断的乡贤常驻坐镇,促进矛盾双方讲事理、论公道、寻共识,近两年成功化解了征地补偿、家庭邻里矛盾等20多起群众纠纷。
迎新社区代表联络室组织开展群众议事会。
共惠筑基,小改造托起“大民生”
围绕集镇基础设施改造等问题,迎新社区代表联络室发起10场专项议事,争取项目资金对老化路面等进行改造,让集镇面貌“大变化”,秩序显著改善。针对社区篮球场小区的环境问题,联络室组织人大代表、居民围坐一堂开了3轮“板凳会”,形成代表建议,推动小区改造焕然一新,古渡街绿化方案得到优化,小叶榕换成了蓝花楹,如今,这里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面对农贸市场“一位难求”的问题,驻室代表们主导两轮商议,推动规范设置了20个“应季水果直销定点摊位”和30个蔬菜摊位。“买菜少绕路,新鲜又便宜。”附近的居民们纷纷为此点赞。
共助连心,暖心脉传递“大服务”
针对就近务工居民孩子放学无人看的“揪心事”,迎新社区代表联络室争取打造了“童心港湾”,每年招募1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累计为就近务工居民提供托管服务300余人次,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联络室还组织召开了“物业收支透明化”议事会,每季度公示物业收支明细,打消居民心中疑虑。为帮助社区内考取本科的大学生家庭减轻负担,联络室提议并提交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设立专项资金助力社区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方案,迄今已资助51名学子。
通过代表联络室的努力,迎新社区群众的文明意识增强,社区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邻里互帮互助的事情明显增多,社区形成浓厚的文明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