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政策落实成效如何?创业培训怎样更精准?”……近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开展专题询问,6名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化身“考官”提问,州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考生”坦诚应答。
“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推进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成效?”询问开始,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直奔主题。
“近年来,红河州构建政策、载体、要素‘三大支持体系’,返乡创业呈现规模扩大、领域更宽、效益良好的态势。”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表示,2022至2024年,全州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9990人,第三产业创业占比55%,从传统种养向电商、文旅等新业态延伸,直接带动就业2万余人。
“政策在基层是否真正落地生根?返乡创业者还被哪些难题绊住脚?”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将目光投向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返乡创业工作目前的主要难题是面对市场竞争和需求波动,创业者存在观望心态,不敢轻易投入,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我们将完善服务平台,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覆盖面,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加强创业孵化,强化要素保障,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从孵化到运营的全链条支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回应表示。
“考场”上,从政策执行“难点”到资金保障“缺口”,从培训效能“不足”到创业产业结构“不优”,人才监督每个问题都直击要害、不绕弯子,以靶向精准的提问揪出了一个个农民工返乡创业路上的“绊脚石”。面对尖锐提问,各部门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结合职能拿出“真招实策”,为返乡创业扫清障碍。
针对创业培训参与率不高的问题,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将组建导师团,针对葡萄疏花疏果、电商直播等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打造“培训—孵化—增收”全链条服务。针对企业“小散弱”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州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实施“区域化、行业化、群体化、平台化”的精准帮扶措施,做好项目规划精准服务、推进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发展农村创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共同破解农民工返乡创业难题。
“专题询问不是‘一问了之’,而是‘一督到底’的开始。”州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定期督查整改情况,确保承诺的每一项举措都落到实处。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难点堵点逐步破解,必将有更多农民工带着技术、资金、梦想回到家乡,踏上返乡创业的“致富路”和“振兴路”。(常一鸣 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