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州市人大
聚合人大“智”“力” 助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绽放活力
发布时间: 2025-09-10      来源:昆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2022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市全面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打破行政壁垒,打造跨区域协作“试验田”。昆明市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托管磨憨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破题之举,全力推动资源向磨憨集中、政策向磨憨倾斜,以再造一座新城的魄力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磨憨建设国际口岸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

托管磨憨以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便聚焦工作中心和发展大局,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助力高质量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

 

磨憨口岸。勐腊县政府办 供图

 

立足一线调研出谋划策

托管磨憨后,昆明、磨憨两地交流往来日趋频繁,昆明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座谈、建言献策、与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建立紧密联系等举措,持续助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让其成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支点。

“当前,产业园区建设进展如何?口岸运行还存在哪些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走一线、谋发展、献良策,昆明市托管磨憨后,昆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带队赴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经济合作区”)调研视察,调研视察组不仅实地了解经济合作区发展建设情况,还多次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研究对口支持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工作,调研视察的足迹已遍布磨憨,为聚力促进改善当地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携手将磨憨打造为云南高水平开放“新标杆”、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

 

建立跨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机制

要立良法、促善治,更要让立法顺民心、助发展。2023年5月22日,经济合作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接受授牌,成为昆明市人大常委会第四批基层立法联系点。

这个设在经济合作区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连接立法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直通车”、民意征集的“连心桥”、民主立法“推进器”的作用,以“小”站点体现出“大”担当,切实做到让法规草案“到群众中去”、意见建议“从群众中来”,不断提高征求意见工作质量,在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心齐,泰山移。近年来,昆明市与西双版纳州两地人大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的决策部署,强化共建共享理念,创新合作机制与方式,按照“立法项目协商确定、立法文本协商起草、立法程序同步推进、立法成果共同运用、法规实施联动监督”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机制,为共同推进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两地协同共助磨憨建设

市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自托管磨憨以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对托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口岸建设管理、园区建设发展、重点项目推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经济发展领域工作开展监督。随着2023年7月昆明市人大常委会、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共同签订协作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工作备忘录,两地也开启探索建立协同立法、联合监督、代表联动、互访交流、信息共享5个工作协作机制,共同为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在昆明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会议听取和审议《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会议提出,要坚决有力贯彻国家和云南省的战略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夯实长远建设发展基础、努力构筑“一盘棋”式建设发展格局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立法工作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为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昆明市人大常委会还积极协调昆明市相关部门起草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草案),并配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做好相关立法工作,以立法形式解决昆明托管磨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眼下,云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该决定的出台,将有力支持托管区构建高水平开放新体系,促进要素自由有序、安全高效、便捷流动,推进通关便利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打造一流国际口岸城市提供法治保障。

数据显示,2024年,磨憨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68亿元、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引进省外到位资金、争取上级资金实现“四个翻番”……启航新征程,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民生导向,聚焦口岸经济发展,发挥职能优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