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工作 > 理论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人类民主新形态
发布时间: 2025-03-14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考察时,提出了“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的重大论断,指出“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创造性地对人民民主在新时代的实践进行了高度理论概括。之后,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在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要求,并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特征与推进方式等进行了系统阐述。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并从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方面,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进行系统论述和整体部署,为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通过参加专题培训、实地调研、代表履职活动,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与实。

一是参与主体的“全与实”。从民主恳谈会到“小院议事厅”,从线上议事群到领导留言板,大家都可以多渠道表达愿景、提出建议。每年的全国两会,每个地区、每个领域、每个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各界人士都有自己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都有 “知心人”,都有“代言人”。两会代表、委员的履职,有途径、有载体、有成效。

二是环节贯通的“全与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一整套完整链条。通过选举代表、民主协商,让不同诉求、不同立场的群体能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发展之路。大到城市规划,小到社区卫生维护,通过民主监督,保证公平、公开、公正。

三是时间跨度的“全与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在政策制定上,从前期的深入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到具体的实施过程,再到后续整改完善,人民民主始终贯穿于全过程。

四是空间覆盖的“全与实”。从基层乡村议事厅的共谋产业发展,到市民重大项目听证会;从线上对立法草案提出的建议,到线下齐聚一堂共商国是,民主实践遍布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创造了人类民主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要我们人人参与、共谋大计、尽心履职,必能汇聚起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作者龙珊系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