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昭通市昭阳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白沙村工作队在助力村民抓实做强集体经济、促进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帮助村民建设文化活动场所,以文化人,增强文化凝聚力、精神感召力和产业推动力。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白沙村工作队供图
驻村工作队与白沙村“两委”聚焦产业发展,探索实现集体经济规范化、市场化和品牌化的发展之路。通过邀请专家加强种植技术指导,选聘专业管理人员,创立商标品牌“昭阳春”,完成品牌注册、品牌设计、食品安全检测等,推动村集体经济与市场接轨。
村里先后两次组织驻村队员、村“两委”赴云南省农科院和省内知名企业考察学习黑木耳等菌菇种植技术,还通过更新喷灌设备、改善排水系统、建立标准化晾晒棚、提升仓储标准等,把黑木耳种植项目打造成集种植、采摘、晾晒、存储为一体的规范化示范基地。2024年,白沙村实现“昭阳春”黑木耳、苹果销售收入15万余元,牛羊养殖等其他收入也增长明显。
今年上半年,驻村工作队把推动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贯彻实施、加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与弘扬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有机结合,帮助建成集村史馆、科普室、代表联络室、宣传廊道、文娱广场等为一体的村民文化活动场所,以文艺演出、院坝协商会、法治讲座等形式,传播村史和乡土文化、普及农业科技和法律常识、宣传模范人物、开展民主议事等,提高村民团结进取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科技文明意识,为白沙村振兴发展不断注入内生动力。(唐金龙 李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