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云南省代表团在驻地新闻采访间举行新闻发布会,多家省内外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发布实录如下。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我是云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李志明。受代表团委托,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简要介绍云南代表团的有关情况。
(一)关于2024年在滇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情况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云南代表团全体代表勤勉尽责、为民履职,围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共提出议案9件(其中全团议案8件),建议368件(其中全团建议23件,闭会期间4件),有5件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截至去年底,全部建议均已办理答复代表,办理结果为A类的223件,占60.6%,取得了较好成效。
总体来看,云南代表团代表建议内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所提建议反映的大部分问题得到了国家有关方面的关注、重视和支持,尤其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园区建设、口岸建设、优势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效果比较突出,比如由王陆芬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云南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世界旅游名片的建议,蒋云忠等6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强对云南省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支持的建议,巴莫曲布嫫等11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在云南设立“非遗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大试点项目”的建议等,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务实高效,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时出台实施,有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在云南的落地落实。代表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职尽责,广泛吸纳民意、汇聚民智,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争取国家对云南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交出一份有高度、有分量的履职答卷。
一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保障和促进代表依法履职,积极创造条件强化学习培训,不断丰富和拓展代表联系群众渠道,认真做好发挥代表作用的基础工作。
一是强化学习培训,着力夯实代表履职能力基础。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代表学习培训的首要任务,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必修课,先后组织在滇全国人大代表43人(次)参加全国人大举办的五期线下集中专题学习培训班;专门针对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提供具体指导、组织相关论证;组织在滇全国人大代表集中学习研讨代表法修订草案,推动“一府一委两院”做好向代表通报情况和听取意见建议等工作,及时向代表提供相关信息资料,通报重要情况,保障代表知情知政,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
二是积极组织履职活动,为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提供实践条件。省人大常委会按照就地就近原则,积极组织在滇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分别围绕我省资源经济发展情况、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情况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围绕我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同时,还以代表小组活动形式分别开展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题调研,并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此外,结合常委会会议议题和议程,邀请相关领域、具有专业特长的代表列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充分听取并及时收集整理代表意见建议,为代表察民情、汇民意,有针对性地提出议案建议作准备。
三是积极利用平台优势,着力加强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依托全省各地代表活动阵地(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代表工作室等)、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平台,组织代表深入基层、倾听民情民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显著优势。持续落实预算审查前广泛听取代表意见建议、法规草案通过网络平台向代表征求意见等机制,保证代表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关于云南代表团提出议案建议情况
3月3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云南代表团顺利抵京,当日下午代表团在驻地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推选王宁同志为云南代表团团长,王予波、石玉钢、李小三同志为副团长。会议讨论了拟提交大会的全团议案和全团建议。云南代表团依法按程序向大会提交了全团议案9件、全团建议20件。此外,截至目前,已按程序向大会提交代表建议283件。
9件全团议案选题均为立法方面,内容涉及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数据流动保护等相关法律,修订出入境管理法、献血法、教师法、律师法、产品质量法、网络安全法等6件法律。全团议案经广泛征集选题、邀请相关法律专家及业务部门负责人分析,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论证等多个环节,确保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这9件议案具有前瞻性与可行性,反映了云南在实际工作中对国家立法的需求,对推动国家相关领域立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0件全团建议选题遵循“事权在国家、立足云南实际、着眼全国大局、促进云南发展”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精准反映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内容包括中老铁路沿线旅游带打造、健全珠江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西电东送”能力、支持云南省磷化工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打造低空经济示范点、建设滇系种业基地等,有利于争取国家层面的关注与支持,对助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3815”战略发展目标实施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代表提出的283件建议,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层治理、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小到共享电动车规范管理、特殊儿童教育,大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项目等建议,都是代表一年来深入基层调研,听取民声、汇聚民意、发挥民智、凝聚民力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代表心怀国是、情系民生的责任和担当,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了力量。
(三)关于云南代表团审议情况
连日来,根据大会议程和日程安排,代表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认真审议审查各项报告,严格遵守大会各项纪律规定,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展示了云南代表团的良好形象。
按照大会日程,云南代表团认真组织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等,审查计划草案和预算草案,全团会议或小组会议共发言108人次,提出意见建议258条。特别是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9位代表作了发言,结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分别围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口岸经济、基础教育、国企改革和乡村振兴等热点难点问题,面对面地向总理提出意见建议,真实反映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心声意愿,用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3月7日上午,云南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会议向境内外媒体开放,并开展了集中采访活动,共30家媒体67名记者参加。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王宁同志主持会议及集中采访活动,并回答了记者关于农民增收的问题,代表团副团长、省长王予波,省委常委、秘书长邱江以及马忠俊、潘本芳、李勇、李瑞芳、张世影代表分别回答记者提问,就“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基层减负、绿色能源、营商环境、边境幸福村、教育民生和中老铁路等话题向媒体和社会介绍相关情况。
云南代表团以积极开放、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回应社会关切、回答媒体提问,展示了云南各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幸福实景。王宁书记再次向媒体朋友们发出邀请,希望大家到云南走一走、看一看,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共创“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感受一种“始于山水、归于烟火”旅居云南的美好。
在接下来的日程里,云南代表团将继续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和代表法修正草案,继续提出高质量建议,严肃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一以贯之严格遵守大会各项纪律规定,保持良好会风会纪,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参加会议,以饱满热情完成大会各项任务。
各位记者朋友,云南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充满了诗意与美好。这里有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温暖之旅,有红嘴鸥飞越千里的春城之约,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苍山洱海的风花雪月、泸沽湖畔的晨雾和晚霞,还有朝发夕至游老挝的“澜湄快线”……,“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已经成为云南最亮丽的名片。让我们一起踏上云岭大地,仰望星空,追寻诗和远方,遇见乡愁,品味人间烟火,感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衷心感谢媒体朋友们对云南代表团的关注和报道,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和报道云南代表的履职故事,积极宣传云南、推介云南,共同讲好云南故事、传递云南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