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天数比率排名全国第一!云南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发布时间: 2025-07-24      来源:中国环境APP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7月22日召开的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云南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抓实抓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污染防治攻坚战、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等重点工作,全力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稳中向好,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1%、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2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未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优良天数比率排名全国第一,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排名全国第五。6项污染物浓度均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

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国控省控监测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1.7%,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为93.6%、劣Ⅴ类水体比例为1%。河流总体水质优,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均为Ⅱ类及以上。主要湖库水质总体良好,开展水质监测的90个主要湖库中,水质良好比例为84.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州(市)级饮用水水源地取水点达标率为93.5%,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下水污染风险监控点位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7%,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持续实现有效保障。完成465个行政村环境和15个国家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57%。

全省生态系统状况总体为优,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73.55,较2023年上升0.09。全省自然保护地达333处,总面积546.3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26%。林地面积2496.9万公顷,森林面积2117.03万公顷,均排名全国第2;森林覆盖率达55.25%,排名全国第4。国际重要湿地5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省级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为85.78%,同比提高0.88个百分点。

全省声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并呈现持续改善态势。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为98.8%,夜间达标率为94.9%,同比分别提高2、2.2个百分点。

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风险态势保持稳定,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和辐射事故。

经过努力,2024年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9项约束性指标任务,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好于年度目标0.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好于年度目标0.2微克/立方米,未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好于年度目标2.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好于年度目标1个百分点,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报告从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还不牢固、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难度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充分、自然生态保护压力大、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还需提升共五个方面,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下一步,云南省将聚焦美丽云南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坚决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谱写好美丽中国建设的云南篇章。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生态保护修复水平、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美丽云南建设、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共六个方面工作。(蒋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