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基建……代表们的建议哪条最戳中你?
发布时间: 2025-07-25      来源:“云南人大”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7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宗国英同列席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的在滇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座谈。

 

周灿 摄

 

围绕《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云南省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等常委会议题,地方经济发展、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代表们结合自身工作和走访调研了解到的群众呼声,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周灿 摄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万立是云南众济律师事务所主任,他关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审议制定。他认为条例将5年来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聚焦跨境沿边发展,推进人员往来便利,发展边境贸易构建国际物流体系等,为国家战略落地提供了法治抓手。作为法律行业的人大代表,万立关注到条例强调了自贸区法律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他认为,目前在涉外法律人才储备方面仍然存在缺口,需要持续推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没有语言障碍的专业人才,使自贸区成为培养涉外法律人才的一块高地。

另外,他还关注到此次上会审议的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我省落实《云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几年,通过调研了解到药品、食品等领域出现大量恶意的投诉举报,已经脱离了打假的范围,实际是进行敲诈,严重影响了中小经营者的正常经营。这种职业化团队形式进行投诉或者举报,也使行政执法相关部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处理。

万立认为,行政执法保障合法性的同时也要考虑针对不同的情形划定标准,属于恶意投诉举报不能按照机械的标准和尺度来进行处罚,否则会助长恶意举报的歪风,同时损害中小企业的利益。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苏家恩是大理州烟草公司技术中心烘烤技术研发与推广岗科员,多年来,他以提高烟叶烘烤效率增加烟农收入为己任,穿梭田间地头和烤房之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业绩,2025年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座谈会上,苏家恩介绍,烤烟是云南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烤房是烤烟生产的必需工具,烘烤效果直接决定烟农收入的高低。近年来,云南省烟草行业非常重视在节能高效的烟叶烘烤技术方面的投入,取得了科研成果,目前正在推广闭式热泵烤房,烘烤效果好,能耗成本低,同时适合综合利用,烘烤鲜花、果蔬,或者用于种植食用菌。

苏家恩关注到,此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明确要加快布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发挥我省优势开展精准对接,引进一批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让更多类似闭式热泵烤房的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周灿 摄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昆明市晋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绍荣关注此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云南省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阶段组织人大干部认真阅读研究条文,结合工作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他认为条例制定对基层人大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性意义,期盼条例尽快通过施行,他将通过家访把条例讲给代表听,讲给群众听。李绍荣介绍,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在落实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两个联系”制度机制方面积极实践探索,在代表活动“家站室”基础上,建立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家访”区人大代表,代表“家访”选民的模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通过“家访”,代表提出建议更有针对性,会议发言更有底气,履职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将人大代表履职融入了基层社会治理。近期,通过家访,李绍荣了解到群众反映鲜切花和蔬菜价格波动大,影响农民收入,希望有关部门关注。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徐中选是云南华尔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此次列席省人大常委会她感到很有收获。来自民营企业,徐中选最关心的还是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她建议各职能部门在开展行政执法过程中应该采取更加柔性的措施,合理安排检查的频次和覆盖面,也是为企业和个体户减负。

另外,她关注到云南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应该充分挖掘云南的民族文化特色、自然资源优势,合力打造云南特色的节日、赛事、演出等品牌,讲好云南的故事,激发文旅产业新的增长点。

 

周灿 摄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谢茂华是曲靖市麒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他建议省级层面结合全口径债务统计工作,指导各地全面梳理存量债务结构,针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金融债务等不同类型债务归口研究出台措施;优化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尽快出台与中央化债政策相匹配可操作的实施细则,牵头协调各大金融机构组建平台,对接地方债务进行打包置换,为地方提供债务展期降息等支持,协调各大金融机构对存量贷款不压贷、抽贷、断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支持新增授信。

谢茂华还建议,全省按照资源类型在基层布局精深加工配套园区,建立省级研发平台加基层转化基地的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层企业相结合,破解生物医药、矿产精深加工等技术瓶颈,加强实用科技研发推广。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施杰春是玉溪市江川区第一中学党委书记,5月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与他的工作密切相关。施杰春关注条例修订的过程,他认为条例明确了学校安全的定义,明确了学校、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需要承担的责任,对于学校办学、依法治校提供了遵循,条例施行后将在学校宣传条例,共同守护学校安全。

针对乡镇部分学校选址分散,办学资源和生源不足的情况,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力度整合资源提升县区学校办学能力。

 

周灿 摄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盘成艳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水务局副局长,作为基层水利部门代表,她建议相关部门对边境、边疆山洪沟治理项目给予倾斜。近几年,通过“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的全面推行以及防灾减灾工作的落实,防汛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也总结出较多成功避险的案例。

但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部分区域瞬时暴雨降雨量逐步攀升,导致出现山洪灾害隐患。河口瑶族自治县每年均在汛前采取河道清淤,汛中加强应急教育等系列防汛措施,但曼路河河道未进行工程项目治理的措施。省水利厅已将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列入红河干流治理方案,希望曼路河治理能够尽快开展。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熊文芳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者腊乡党委书记,基层群众反映目前的农村宅基地用地审批标准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建议相关部门根据不同地区实际的生产生活特点和资源条件,调整优化宅基地用地面积审批标准。

同时应该规范农村宅基地建房附属设施建设的标准。规范建房使乡村风貌协调统一,能够达到降低违法建设率的目标,同时促进农村农业生产,优化乡村风貌,助力乡村振兴。

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杨耀玕是丽江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此次常委会审查《丽江市漾弓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他介绍漾弓江是丽江主城区最大的一条河流,同时也是金沙江的重要支流,通过立法为漾弓江的依法治污和依法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他还关注到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滇池治理保护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他认为这与牛栏江引水入滇是分不开的,重点湖泊的保护治理应该与入湖河道保护治理相辅相成。丽江是滇中引水工程的水源地之一,希望省级层面推动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覆盖水源区域,激发当地保护水源地和沿线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另外,结合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他建议加强对新污染物的监测防治,制定辐射污染监测标准,推动设施建设和人才储备。(张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