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耿国平,河口县县长、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邓瑞,怒江州泸水市融媒体中心胡陈兰,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昭沛4位省人大代表聚焦“三大经济”热门话题,交流新见解、展望新愿景。
精彩问答
云南日报记者:请问耿国平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尽快实现磨憨口岸“一地两检”,加快云南口岸经济建设的建议》,曾被列为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现在办理的情况怎么样?对于发展口岸经济您还有哪些建议?
省人大代表、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耿国平
一条建议推动口岸通关提速

杨峥 雷桐苏 陈飞 黄兴能 高吴双 摄
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和前沿地,口岸是重要的互联互通的通道。我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往返于中国和老挝。在2023年,我第一次通过公路口岸出境老挝,发现通关速度慢,在出境检验过程中耗时95分钟。为深入了解通关速度慢的原因,我多次实地调研,与多名长期频繁往返于中老边境的外贸商人、游客等人员深入交流收集信息,发现存在多个问题,比如,磨憨和磨丁之间的铁路口岸相差仅12km,但是采用的是常规的“异地两检”模式,双边海关、边检等部门通关检查需要旅客短时间内携带随行物品“两上两下”,体验感不佳。
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多次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尽快实现磨憨口岸“一地两检”,加快云南口岸经济建设的建议》,建议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重点督办建议。其中推动中老铁路口岸实行“一地两检”模式这一事项作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云南省代表团全团建议提出,得到外交部等5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办理。
通过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用心办理,推动磨憨铁路公路口岸配套设施建设速度加快、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货通关时间大幅度缩减、智慧口岸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铁路客运实施“一地两检”通关模式相关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通关速度由之前的95分钟,降到了15分钟之内。
发展口岸经济是云南的优势,也是云南的特色亮点,云南口岸经济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广阔,我建议云南应以促进互联互通为目标,创新口岸管理模式,促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海上运输通道建设,推动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进“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
作为一位省人大代表,我也将发挥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更好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努力为民代言、为民履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