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省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1至7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省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1至7月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及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落实情况的报告等提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23日上午,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相关报告,提出意见建议。
(黄兴能 摄)
审议关于2025年1至7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两份报告
建议:正视差距 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
听取并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1至7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5年1至7月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是此次常委会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
关于1至7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与全国差距从2024年的1.7个百分点缩小至0.9个百分点、全国排位前进1位,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2.7%、3.8%、4.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
关于1至7月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今年1至7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3.9亿元,同比增长0.1%,增速与全国持平。省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8.6亿元,同比增长4%。从税收收入看,全省实现地方税收收入912.2亿元,同比增长3.2%。从非税收入看,全省实现非税收入401.8亿元,同比下降6.3%。
两份报告呈现了翔实的经济数据,涵盖了考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多项指标,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此十分关注。分组审议中,大家一致对两份报告反映出的全省经济持续回升、稳中向好的态势予以了肯定,同时也指出,要正视各项数据与年度目标和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的差距。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当前还存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够大、区域性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要继续在新兴产业培育和加强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多作思考。对此,许多常委会组成人员发表了建议,其中,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以“云花”“云药”等为例,指出了产业发展深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不足的问题,建议向先进地区学习,持续加强科研力度,以实现新的突破。此外,还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关注了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相关数据,建议研究制定在生产端和消费端都更为精准的政策,同时设法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以进一步促进消费,推动增长。
(黄兴能 摄)
审议2024年度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建议:强化法治保障与科学规划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美丽云南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可过去一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就深化保护与发展关系、强化执法监管、谋划长远规划等关键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研究制定更具科学性、持久性和操作性的举措,避免“就保护讲保护”。针对法治保障与执行,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增强执法严肃性,并在报告中增加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内容,同时加大政府对企业环保项目建设的主动服务力度。
高原湖泊治理成为多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关注焦点。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高原湖泊治理难度大,需在立法执法上持续加大力度。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十四五”规划的高原湖泊治理项目完成率有待提高,需科学制定湖泊治理“十五五”规划,确保治理项目落地见效。同时,持续抓好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谋划好“十五五”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编制好“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应坚持系统观念,统筹保护与发展,强化法治保障与科学规划,为美丽云南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黄兴能 摄)
审议《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落实情况的报告
建议:精准施策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省旅居人数389.8万人,消费规模425.6亿元;今年1至8月,全省旅居人数380.1万人,同比增长50.6%……翻开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落实情况的报告,可见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工作亮点纷呈。报告显示,《三年行动》目标指标进度总体符合预期,提出的旅游人次、花费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提前完成,优秀文艺作品、文物、非遗项目、旅游景区等量质齐升。
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三年行动》推进有序、成效显著,但对存在问题分析深度不足、部分指标未达预期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当前云南旅居业态快速发展,民宿经济亟待规范管理,建议通过人大监督加强民宿规范经营。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村落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旅居人口激增导致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以西双版纳为例,冬季高峰期基础设施压力显著,建议省级层面高度重视,加快研究和谋划因旅居人员导致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问题。针对境外旅游,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呼吁加强境外市场拓展,尤其是加强边境口岸便捷通关、引导宣传等,更好发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独特地理优势,引导更多南亚、东南亚国家人员到云南旅游。
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需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统筹协调,以精准施策破解发展瓶颈,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提质增效。(杨樾 张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