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凝心聚力推动保山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发布时间: 2025-05-27      来源:保山市人大常委会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近年来,保山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强烈的感恩之心、爱戴之情、奋斗之志,依法履职、主动担当,聚力保山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聚力全过程人民民主 助推民主保山基础更实

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思想更加坚定、行动更加自觉。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四个机关”建设。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建连年被评价为“好”,创成“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模范职工之家”“市级模范机关”。

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贯穿人大工作的主线,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为做好保山人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人大代表与群众围着火塘安坐,谈生活、说变化。保山市人大常委会 供图

 

丰富基层民主实践。建强用好代表“家”“站”“室”,创新“火塘会”“民意直通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依法做好选举任免和代表工作,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建成6个代表之家、75个工作站、831个联络室,推动各级代表回“家”、进“站”、入“室”,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反映得了事。

 

聚力生态文明建设 助推绿色保山底蕴更厚

扛牢高黎贡山保护政治责任。把保护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作为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任务,调研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怒江澜沧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情况,认真落实“林长制”,筑牢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屏障,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典范。

强化环境保护法治保障。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建设,制定人居环境、水源保护等方面地方性法规6件,保障地方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序推进。《保山市昌宁田园城市保护条例》开创全国田园城市保护立法先河,《保山市乡村清洁条例》属全省首部乡村清洁立法。

 

保山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城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长期偏低问题开展质询。保山市人大常委会 供图

 

抓实环境保护监督。以高质量监督守护水清河畅岸绿,对城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长期偏低问题开展质询,对保山坝水生态建设项目开展专题询问,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实施情况,扎实开展“河长制”工作,助力绿水青山成为保山最靓丽名片。

 

聚力促进互联互通 助推开放保山优势更显

助力夯实开放基础。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永昌高速公路、猴桥口岸、“五网”建设、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引水工程,协调推进蒲缥公铁联运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建设,各级代表建言献计、广为呼吁,“将木城通道纳入国家口岸管理的建议”被采用并交办相关国家部委;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开通揭开了保山物流发展新篇章。

助力厚植开放优势。对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绿色能源产业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调研肉牛、茶叶、石斛、核桃和硅光伏、文化旅游、农文旅融合等,助力传统产业焕发勃勃生机、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助力激发开放活力。做好腾冲科学家论坛服务工作,配合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大会。调研侨资企业开出“良方”,吸引更多侨资向保山聚集。对营商环境开展调研,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转变作风、发挥职能、务求实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

 

聚力民族团结进步 助推幸福保山成色更足

增强民族和谐度。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督促实施“八五”普法,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强化法律法规实施和执法司法监督;坚持“小切口”“小快灵”立法,使立法反映群众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增强各族人民法治获得感,促进市域治理方式转变和治理能力提升,助力各民族和谐相处。

 

少数民族群众采摘保山小粒咖啡。保山市人大常委会 供图

 

增强民族团结力。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调研,推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入人心,持续巩固把各族人民智慧力量凝聚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良好氛围。5个县(市、区)全部创建为省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增强民族幸福感。紧盯教育、就业、医疗、增收等问题帮民所需、解民所盼。督导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搬迁工作,全市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一步跨千年”,乡村振兴取得实效,各族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幸福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