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西双版纳州各级人大:聚力茶香润民生 共绘兴边新图景
发布时间: 2025-06-16      来源: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 勐海县人大常委会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近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各级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三茶”统筹为引领,构建“立法固本、监督强技、代表聚力”三维工作体系,助推千年茶乡焕发时代新韵。

 

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之一的革登古茶山。查巍 摄

 

立法固本,守护“一片叶”

作为国际茶界公认的普洱茶核心产区之一,西双版纳拥有得天独厚的古茶树资源。州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古茶树资源作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脉”,早在2011年出台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明确了古茶树的认定标准、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及法律责任,并以该条例为核心,推动形成了涵盖生态茶园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古茶山三产融合等的“1+N”政策法规体系,为古茶树资源筑牢法治屏障。

2023年,《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施行后,州人大常委会迅速启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修订调研工作,提出包括加快条例修订在内的4项具体建议,推动西双版纳州进一步融入“全省一盘棋”古茶树保护工作格局。截至2024年,全州茶园面积143万亩,干毛茶总产量7.02万吨,普洱茶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为505.05亿元,带动43.7万各族群众端稳“生态饭碗”。

 

茶农采茶。查巍 摄

 

监督强技,驱动“新引擎”

茶产业作为西双版纳州传统特色产业,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州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在调研时,发现茶产业存在科学化管理水平不足、精深加工能力薄弱、研发创新能力不强等瓶颈问题。以勐海县为例,全县茶叶精深加工占比不足30%,全链条溯源机制还有待完善。为此,西双版纳州各级人大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形式对茶产业发展情况开展监督。

今年3月,勐海县人大常委会邀请组织部分州、县人大代表,聚焦科技赋能促进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推广数字化技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快项目建设、强化品牌推广等建议,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勐腊县人大常委会将易武象明古茶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行区项目实施情况列入2025年重点监督事项,推动古茶山融合发展规划从蓝图变为实景。

 

代表聚力,共富“万亩山”

西双版纳州各级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深化“双联系”机制,组织引导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茶产业振兴实践。如勐海县茶叶与绿色食品发展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由3名驻站州、县人大代表牵头设立,已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开展了3期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工作站累计培训茶农近千人次,培养出5名本土技术骨干,推动1项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制定和3项工艺创新,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18万元。

“代表建议就是产业发展的‘金点子’。”州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在州十四届人大代表提出的17件涉茶建议中,杨毅坚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强我州民族茶文化建设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被列为州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件。多次当选州人大代表的杜琼芝,持续为“24节气茶”制作工艺申遗奔走。从技术培训到标准制定,从工艺创新到品牌打造,人大代表们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陆薇帏 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