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从“石寨山密码”到“滇池南岸答卷”晋宁人大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7-15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近年来,昆明市晋宁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区域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通过“学、立、督、践”,并结合“家访”工作模式,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滇池南岸答卷”。

 

循迹溯源

牢记嘱托‌身体力行

晋宁,作为古滇国都邑治所、滇文化发祥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2023年以来,晋宁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当地实际,连续三年将文旅产业发展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并组织专题调研,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

 

 

监督亮剑

给文旅产业装上“加速器”

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围绕石寨山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等问题开展监督,并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走进企业和项目现场,与经营者、建设者面对面交流,了解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结合“家访”工作收集到的群众意见,与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探讨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有效推动了文旅产业快速发展。今年,区人大常委会还将围绕“全域旅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以人大刚性监督,促进产业与文化、生态的深度融合,为晋宁文旅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以法为盾

立法保护石寨山遗址‌

为合理利用石寨山大遗址文化遗产,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昆明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晋宁区代表团李绍荣等21名代表提出了关于制定《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的议案,积极推动了石寨山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在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不仅填补了昆明文化遗产专项立法的空白,也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价值,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等方面提供了法治保障。

 

 

代表履职聚合力

绘就融合发展实景画卷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区人大常委会利用“家访”工作机制,听取代表和选民们对文旅融合发展的真知灼见,鼓励和支持代表积极投身文旅产业发展实践。

代表们充分利用“家访”工作建立起的群众基础,围绕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实地调研,结合群众意见和市场需求,提出了“花卉+旅游”“考古体验+旅游”等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在代表们的积极参与下,一批具有晋宁特色的文旅项目相继落地实施,成为了晋宁区文旅产业的新亮点。

 

 

从破解“石寨山密码”到交出“滇池南岸答卷”,晋宁区人大常委会以法治力量守护文明根脉,以监督实效推动发展转型,以代表智慧激活文化基因,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价值。(刘贵兵 金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