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2007年6月份将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侨务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组成了多个调研组分赴地方开展跟踪督查工作。由全国人大华侨委副主任委员张帼英、王建双率队的调研组一行6人,于2007年5月9日至18日赴云南,对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出的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散居归侨侨眷生产生活困难、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投资权益保护三个突出问题的整改工作,特别是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落实情况,以及重点涉侨案件交办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在昆明市召开了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义明主持28个部门73人参加的执法检查跟踪督办工作座谈会,省人民政府刘平副省长全面介绍了侨法执法检查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省高级人民法院、昆明市人民政府汇报了重点涉侨案件的承办情况,与会人员还共同研讨了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
调研组在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华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字国瑞、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王冰等有关负责人全程陪同下,前往德宏州、保山市、大理州的有关县市及乡镇,在各州、市分别召开了跟踪督办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州、市人民政府的汇报,与当地党政干部和侨务工作者交谈,不辞辛苦冒雨深入到侨场、侨乡基层实地察看,走访慰问了贫困的归难侨家庭,参观了当地侨资企业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我省地方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重视、支持、配合下,调研组顺利完成在滇跟踪督查工作任务。
全国人大华侨委调研组离开云南之前,与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华侨工委、省人民政府侨办负责人交换了跟踪督查工作意见。
调研组认为,2006年的侨法执法检查及其以后的整改工作,云南省是高度重视的,省人大、省政府的分管领导都亲自抓,组织调研,摸准情况,制定方案,工作务实。云南经济实力不强,侨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多,要靠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解决。对云南省明确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一是要继续深化侨场改革。要在2001年全省侨场改革的基础上,认真按照国务院文件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根据不同情况,符合当地实际,切实搞好改革方案。
二是要狠抓侨场经济发展。发展是要务、是根本,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途径。侨场潜力是有的,应当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是当务之急。
三是要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解决侨场历史遗留问题,中央已下决心要通过执法检查整改工作来解决,基本上是中央支持、地方负责。要调动两方面积极性,地方政府工作要做在前面,不要等,更不要错失机会。云南侨务工作存在的困难,确实是值得帮扶的,调研组回京后也一定会反映,争取中央的多方面支持,真正为云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刘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