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云南省师宗县财政局一分不少地兑现了丹凤镇海宴村50多户村民的拆迁征地补偿费459709.8元。村民们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手中如数领到一沓沓钞票时,喜出望外。村民王芳告诉笔者,这样快就领到了拖了两年之久的补贴,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这是人大代表开展约见活动的结果。
代表约见政府官员
2011年6月以来,师宗县的丹凤、高良、五龙等代表小组相继开展约见政府官员活动,通过人大代表与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代表提出询问和建议,约见部门现场作出回应、答复或办理承诺,有效推进了当地农田水利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发展、乡村道路修建、征地拆迁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根据丹凤代表小组在视察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和代表们的强烈要求,2011年6月24日,师宗县人大常委会在丹凤镇“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召开首次师宗县人大代表丹凤代表小组约见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陈小珍、钱乔书、敖菲、王永生等9位人大代表,向被约见的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局、县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就农田水利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发展、乡村道路修建、征地拆迁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询问。整个约见会庄重严肃、井然有序。陈小珍代表在约见会上是第二个发言,她频频向被约见的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县长和县财政局阮友文副局长询问:“请问海晏村中低产田改造二期工程拆迁征地补偿费为什么迟迟不到位?财政局知不知道这件事已经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局里将采取什么办法兑现这笔群众急切希望得到的补偿费?什么时候才能兑现?
面对人大代表的询问,县财政局阮友文副局长诚恳地作出回答:一、在海晏村中低产田改造的第一期工程项目上,财政局已经千方百计解决了资金问题,要解决第二期工程项目中近50万元的拆迁征地补偿费的确有困难,建议丹凤镇政府也向县政府反映,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我们财政局也一定向县政府汇报,共同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三,由于解决这个问题困难的确较大,我现在无法承诺向群众兑现这笔补偿费的时限,但请在座的人大代表和海晏村的群众相信,这个问题我们一定会当着局里的大事想办法尽快解决,兑现给群众的这笔补偿费肯定不会遥遥无期。
代表约见会议进行到最后,师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殷冬青作了讲话,他强调说:“今天被代表约见的部门应及时办理代表约见事项,并在代表约见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将办理情况书面答复提出约见的县人大代表,并抄送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和丹凤镇人大主席团,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对被约见部门办理的人大代表约见时所反映问题的情况要进行跟踪督查。”
师宗县人大代表约见活动的开展,方便代表向有关政府官员面对面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搭建起了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之间零距离沟通与交流的“连心桥”,畅通了反映民意、为民办好事实事的渠道。丹凤镇党委书记钱乔书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想为老百姓解决什么困难和问题很费周折,结果事情还不一定办得好,老百姓还不一定满意。现在开展代表约见活动,情况就不一样了,群众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可以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人大代表可以理直气壮地通过正常程序依法约见相关的政府官员,促成老百姓苦苦期盼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尽快有效的解决,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民情恳谈
今年春节前夕,富源县后所镇小湾头村修通了公路。工程完工的那一天,新路上鞭炮声声,村民们在道路上载歌载舞。据当地群众说,这条长
150户人家600口人聚居的小湾头村,离省道富法公路只有
修建小湾头村公路的事一直被王主任记挂着,怎么也放心不下。2011年8月22日,王主任亲自带领县交通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后所镇党政负责人、老牛场村委会负责人一同前往小湾头村,勘察确定公路修建路线。现场勘察后,他当即在后所镇政府组织召开了有镇村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修路专题办公会议,与大家一起分析公路建设沿线的地貌地质情况,并讨论明确道路的质量标准、资金筹集、施工措施、工程时限等。集中群众意见,现场办公会议决定:老牛场至小湾头村公路建设线路从富法公路K18+
当地一位姓杨的村民说:“小湾头村公路的建成通行,真正解决了全村老百姓的出行难问题,这是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涛下来与我们进行民情恳谈带来的福音。”
开展民情恳谈是中共富源县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的重要部署;是了解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富源建设的有力举措。为贯彻落实好县委关于民情恳谈活动的各项部署和要求,自2011年起,富源县人大常委会结合人大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创新代表工作思路,认真开展民情恳谈活动,要求县人大常委会县级领导每两个月开展1次;人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每月开展1次。民情恳谈活动采取集中座谈和入户走访的形式,围绕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县委、人大、政府的重要决定、决议,征求和听取群众在生产生活、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综治维稳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011年以来,富源县就有1060名县、乡(镇)人大代表深入到所在选区,与53000名选民进行了3180多次民情恳谈,促成解决选民反映的困难和问题1272件,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云南省师宗和富源两县各级人大代表,以捍卫人民意志、维护群众利益为己任,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代表履职实际,认真找准代表活动与“四群”教育活动的契合点,那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促成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他们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为着眼点,以创新闭会期间的代表履职方式为切入点,把“四群”教育活动与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创新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民情恳谈、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等就是他们立足人大系统实际,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既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又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成效明显,深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 唐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