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大聚焦
你关心的,也是他们所关注的
发布时间: 2021-11-23      来源: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11月22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培同列席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的部分在滇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进行座谈。

围绕本次常委会审议议题以及代表联系基层群众时了解到的关于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他们有话要说。

 

(张彤 摄)

 

郭进(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澄江化石地拥有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科研价值。2012年,我国颁布了《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和《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首批)》,由于早期对云南地区化石资源的调研不够深入,有大量珍稀重要的化石未列入名录中。建议对云南地区的化石资源和化石集中地进行深入调研,梳理重要化石清单目录,积极争取将重要化石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

 

(张彤 摄)

 

谭德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永善县茂林镇永兴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一些农村家庭由于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不够,发生家暴问题时,遭受家暴伤害者不会采取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建议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并且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有关条例。

另外我还关注乡镇农村的教育、医疗和垃圾处理问题。群众对接送孩子上学难、医保缴纳费用涨幅等问题反映较多,同时农村地区还存在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希望予以解决。

 

(张彤 摄)

 

李永梅(省人大代表,嵩明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我比较关注此次提请审议的《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草案修改稿)》。将矛盾纠纷通过多种手段在基层处理化解,减少诉讼,我认为是非常好的。通过条例的有效指导,群众的难题能够更加高效率地解决,人民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更好地保障,希望条例颁布后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

另外关于教育方面,在“双减”政策实行之后,教师的编制缺乏、教师岗位人员流动大等问题突出,希望从省级层面关注教育改革的后续问题。

 

(张彤 摄)

 

孔德勤(省人大代表,盘龙区教育局专职督学):建议加强对“双减”相关政策的宣传,在后续的推行落实方面应该依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方案,并且进行跟踪和指导。此外,还希望我省能够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更好的营商环境,出台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用地政策,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张彤 摄)

 

文椒(省人大代表,会泽县总工会副主席):建议通过更加广泛的宣传引导公民参与到立法过程中,使立法更加贴近民生,反映民众呼声。

另外关于司法拍卖,我认为司法拍卖是现行比较有效的执行手段,但在后续进行产权转让等手续办理时还存在一些困难,建议有关部门在这方面提升改善。

 

(张彤 摄)

 

余红梅(省人大代表,宣威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今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了《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我们在民营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条例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权益保障提供了法治保障,条例的实施对于民营企业者也是一种鼓舞。建议继续加强条例法规的宣传力度。此外,希望省级层面关注县级财政困难的问题,建议进行专题调研,研究有关对策。

 

(张彤 摄)

 

李艳兰(省人大代表,澄江市龙街街道广龙社区居民小组组长):建议加强基层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此外,医疗保险费用缴纳的标准对于基层群众来说负担比较重,希望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研究调整。

 

(张彤 摄)

 

杨海月(省人大代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医疗保障局局长):作为基层医保部门工作者,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和每年费用涨幅是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人口较多的家庭,医保社保缴费的经济负担比较重。建议省级层面对费用测算进行调研,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建议加大对“三保”高风险县的财政保障力度和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帮助县级财政解决保基本运转难题。

 

(张彤 摄)

 

罗开强(省人大代表,景东彝族自治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站高级工程师):建议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进行专题调研,保障涉及民生的项目建设费用支出,确保项目的推进,为群众带来生活上的便利。

 

(张彤 摄)

 

彭永杰(省人大代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协会二级主任科员):建议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建设供应本地市场生猪产品的小型生猪屠宰场,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在办法出台前的过渡期,有关部门能够针对边远农村地区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给予工作指导。(张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