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大聚焦
【2021亮点回眸】云贵川共同立法加强赤水河流域保护
发布时间: 2022-01-13      来源:省人大法制委员会 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赤水河发源于我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流经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是长江上游唯一一条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为保护好赤水河一江碧水,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加强赤水河流域保护立法,具有重要的文化、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栗战书委员长两次对云贵川三省共同立法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作出重要批示。

 

 

2019年8月,云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正式启动立法工作,及时成立立法工作小组,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主动加强与四川、贵州两省人大有关委员会的联系,做好相关沟通协调工作。

省人大积极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座谈会、视频会和三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联席会,开展共同决定和条例的起草、调研和论证工作,广泛征求我省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修改完善意见。此外,还参与三省人大立法工作专班,赴赤水河流域开展调研,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圆满完成立法任务。

 

 

2021年5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决定和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并于7月1日同步实施。

云贵川三省共同决定就赤水河流域保护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责任、统一防治措施“五个统一”等重大问题作出共同承诺;三省各自的条例对赤水河流域的规划与管控、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及绿色发展等作了规定;三省共同决定和条例相互衔接、相互配套,既有共性要求和承诺、又体现各省个性立法需求,增强了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共同决定和条例的出台标志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我国迈出地方人大共同立法护清水的第一步。

栗战书委员长对三省的此次立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云南、贵州、四川共同立法保护赤水河,开创了我国地方流域共同立法的先河,为全国区域共同立法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