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人民代表报刊登文章《高质量办好每件代表建议 奏响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强音》,关注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春天的云南如诗如画,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大地上,山川壮丽、资源丰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努力推动代表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民主实践越走越实,民主脉动永不停歇。乘着新时代的春风,让我们一起来聆听——
“要通过办理代表建议,努力让各项工作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从而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方面各层级工作上。”2月10日,云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统一交办会在昆明举行,753件代表建议正式交由104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
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提出,要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切实把代表建议办理好、落实好,推动办理工作由“答复型”向“解决型”转变、“落实型”向“转化型”转变,向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聚焦发展难题 展现人大代表担当
“当前,融资难是制约小微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一大瓶颈,突出表现在难、贵、乱、险四个方面。”云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云南龙布瑞农特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晶凤呼吁出台相关财政政策,积极扶持小微企业,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信用风险评估机制,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一纸代表建议道出了发展难题,也承载着发展期待。
立足发展需求、关注短板弱项、聚焦民生改善……云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依法履职,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广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责任担当,凸显了对地方国家机关及相关部门的信任期盼,集中反映了全省上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共同意愿。据统计,大会期间,代表们共提出建议753件,涉及经济建设方面421件、农林水利方面111件、教科文卫方面163件、政法与社保方面58件。
“代表们提出的建议聚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强调融入国家发展全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聚焦发展短板弱项,促进基层基础建设,反映了各地区发展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聚焦增进民生福祉,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兴华用三个“聚焦”来总结今年代表建议的特点。
谋划云南未来发展、关切民生民情、回应社会关切。李兴华告诉记者,过去五年,630多名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依法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3722件,全省130多家承办单位认真办理代表建议,依法依规完成办理任务,办理质量逐年提升。
“要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高水平办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要持之以恒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持续巩固和扩大清洁能源优势,不断提高‘三张牌’的品牌效应。”
“要重塑烟草、旅游、有色等支柱产业新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大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汇聚更多发展新动能。”
“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优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
据介绍,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涉及经济建设、教科文卫、农林水、政法社保等众多领域。代表们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度关注“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推动产业强省战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助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代表们密切关注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围绕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疫情防控、劳动就业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聚焦优化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代表们坚持为推动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献计献策,提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纾困解难、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高质量建议,促进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代表议案建议处处长魏新异表示:“过去五年,代表们通过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群众意见诉求,依法提出建议,助力云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全面胜利,‘三个定位’取得明显进步、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大幅提高、保障改善民生和疫情防控有了新突破。代表建议为助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人民群众的一个个‘金点子’变成了代表的一件件‘好建议’,一件件情系国计民生的代表建议落地见效,正是党心与民心交融、国策与民意共振共鸣的真切体现。”
健全工作机制 提高代表建议办理水平
“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工作水平,做到既重结果也重过程,努力做到推动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是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建议办理实效的好方法,也是协商民主的体现。”
……
为提高今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量,统一交办会结束后,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工作委员会为各承办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开展了一次业务培训。
近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和各承办单位在代表建议督办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方法。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13年11月修订了《云南省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各承办单位认真落实《云南省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的规定》《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省十三届人大各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统一交办会精神,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总结、创新、制定、修订一系列的制度和办法,扎实推进建议办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建设。
省政府专门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提质增效的通知》(云政发〔2022〕21号),指导全省政府系统办理工作。各承办单位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制定实施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的制度规定,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合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办理工作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固化和拓展建议办理实践创新、方法创新成果。办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承办单位普遍实现工作台账电子化,对具体承办人员、工作进度信息全覆盖,建议办理全过程动态跟踪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省卫生健康委、省外办、省乡村振兴局、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先后制定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办理工作程序。明确收录登记、审核批办、交办承办、催办督办、审核答复、复文定密、跟踪问效、办结归档等程序,完善了统一交办、沟通协商、审核把关、督查督办、管理责任、续办续复、资料归档等制度和规范。持续深入运用“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承办单位签收建议、上传复文时效性明显增强,承办人员运用平台进行信息查询、数据统计、量化分析的熟练程度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目前,代表建议办理已经纳入全省法治建设考核评分体系,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代表建议办理质量逐年提升——这是过去几年广大代表的共同感受。魏新异说:“办理好代表建议,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通过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和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承办单位健全办理机制、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助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这是提高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具体体现,也是对省人大常委会重视建议办理制度保障的有力诠释。”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坚持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和工作成效,持续推动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增效。
“重点督”带动“全面办” 推动群众期盼落地见效
2月15日,云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主任会议研究确定了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建议》等10件建议被确定为今年重点督办建议,将分别由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委员会跟踪督办;省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领导领办,相关承办单位负责落实。
从今年确定的10件重点督办建议内容来看,与全省工作大局和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包括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沿边口岸发展、园区经济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放管服”改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村振兴等。
由省人大常委会牵头重点督办代表建议,是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过去五年,云南省十三届人大共重点督办建议58件,办理结果A类达到90%以上。
2022年5月,针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纠纷机制建立等建议,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和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召开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对完成好建议办理工作提出要求。省人大监察司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组成联合调研组到昆明市禄劝县法院,大理州云龙县法院、大理市法院、祥云县法院,对建议涉及到的速裁快审、小额诉讼程序和多元纠纷化解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在人大全力督办下,最终出台《云南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推动全省各级法院建立健全速裁快审、小额诉讼程序和多元纠纷化解工作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多元、低成本的诉讼解纷一站式服务,全省法院成立速裁团队243个,759名法官开展速裁快审工作,设置493个调解工作室,4092名特邀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全省法院在一站式诉讼服务质效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二。
办理代表建议的最终目标,是回应群众期盼、破解发展难题、落实民生诉求。五年来,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建议 A类办理结果从 2018年的62.39%上升到2022年的83.66%,推动一批关系云南发展大局、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重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省政府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代表建议,建立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为培育壮大云南省市场主体,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省政府在制定《云南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文件时充分吸纳代表提出的意见,为云南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省生态环境厅根据代表建议,持续深化河湖长制,积极做好星云湖保护治理工作,推进生态环境整治;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卫生健康委认真办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代表建议,推进云南省铁皮石斛、灵芝、天麻食药同源获国家批准;省乡村振兴局落实代表建议,将南涧彝族自治县等10个县列为2022年“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给予每个县3000万元补助,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省水利厅落实代表建议,将临沧市大勐统河大型灌区等纳入《云南省“十四五”兴水润滇工程规划》,积极争取列入全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省教育厅通过代表建议办理,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双减”工作、促进校园安全工作;省体育局根据代表建议,着力推进云南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近年来,全省县、乡、村三级体育设施覆盖率分别由65.8.%、60.5%和 71.4%上升到 100%、75.73%和95.35%。
“重点督办建议,让反映群众最迫切愿望的代表建议得到了更快更有效的回应,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说,建议督办的过程,是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小三说,“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重点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力争重点督办建议办理结果全部达到 A类,通过办理一件重点建议,解决一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据李兴华介绍,为抓好今年的督办工作,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将坚持跟踪督办制度,适时召开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推进会,督促承办单位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要求,即完成一个工作方案、一次联合调研、一场面商会、一份办理工作报告;以“五定工作方法”细化任务,即定职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限、定要求,把办理责任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办理质量和办理结果“双提升”。(常雪丽 瞿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