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大聚焦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一行在昭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项调研
发布时间: 2023-09-02      来源: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在云南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提出建议——“在云南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大试点项目”。

为将建议转化为具体行动,近日,巴莫曲布嫫与相关同志组成调研组,在昭通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专项调研工作。

 

巴莫曲布嫫一行调研朱提银冶炼锻制技艺。杨雄 摄

 

调研组先后到昭通市昭阳区和鲁甸县的相关非遗传习点,实地考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昭通唱书、苗族古歌、彝族六祖分支祭祖仪式等项目的保护传承情况,同步调研非遗空间和纪念地。调研组与相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实践者群体、保护单位工作人员和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交流,仔细询问相关文物的保护保存现状,并对文物保护与非遗保护的协同增效路径提出建议。

调研期间,巴莫曲布嫫还为正在昭通举办的云南省2023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骨干田野调查培训班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与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建档》两场专题讲座。

 

巴莫曲布嫫为学员授课。郭翠潇 摄

 

巴莫曲布嫫在课程中强调,开展非遗保护工作要以系统观念统摄思想和工作方法,完善各级名录机制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化建设;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起规划、监测、管理、评估机制;要自觉吸纳民意汇集民智,鼓励和引导各非遗所在的社区,包括传承人和实践者群体的代表,特别是青年一代开展非遗的传习实践和过程中的自我建档。

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昭通市非遗保护中心,昭阳区、鲁甸县相关负责同志一同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