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大聚焦
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办理人大审议意见——深化工作成效加强工作举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 2024-02-28      来源:云南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去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调研报告提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会后,相关审议意见转交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办理。近日,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

 

2023年3月28日至29日,省人大民族委员会到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调研。

 

“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省人大常委会历来高度重视关心我省民族宗教工作,去年是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第一年,就把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监督重点之一,深入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总结了工作成效,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大支持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力度、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根基、加大立法监督工作力度4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建议。

收到调研报告和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并结合职责职能,积极吸收采纳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据介绍,省委、省政府把民族宗教工作作为要求各级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的10件具体事。在省委、省政府的示范引领下,督促指导各州(市)健全完善民族工作委员制、民族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县(市、区)和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立两个机制,推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为进一步加大支持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力度,近期,我省各级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瑞丽至孟连、勐醒至江城至绿春等沿边高速公路及沿边国道建设,抓好边境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边境县(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制定实施《云南省发展壮大口岸经济发展三年行动(2023—2025年)》,加快边境沿线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截至目前,省级统筹下达资金138亿元,提前一年完成6个方面19项建设指标任务。

聚焦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省深入开展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组织主流媒体云南行活动,在云南网等媒体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专题。创建命名30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在8个边境州市组织开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边境行”活动。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建设1876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村。举办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以及“七彩云篮”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系列活动,办好“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旅游活动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

 

2023年5月18日至25日,省人大民族委员会调研组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制定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条例调研。

 

针对省人大常委会调研报告提出的“进一步加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法和监督工作力度”建议,我省对省级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评估;积极向国家民委汇报,争取国家层面加强对我省民族工作政策法规“立改废”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推进省级民族工作政策法规的评估、修订工作。同时,强化理论研究对法治建设的支撑,加大民族工作领域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基地和高校专家学者的作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建设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治保障。

“省人大民族委员会对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办理意见表示同意,将继续做好跟踪监督,确保审议意见得到有效落实,共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省人大民族委员会负责人说。(瞿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