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文旅战线,她以专业深耕文物事业、守护历史根脉;在履职路上,她以责任心系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她就是省人大代表、昆明市寻甸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马秀春。
自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马秀春始终牢记代表职责,将文物工作专业素养与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紧密结合,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马秀春(左一)邀请企业对县级文保单位仁德青石板路开展保护利用方案的编制。
深耕专业领域,做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马秀春坚定地说。这份对文物事业的挚爱和执着,也为她履行代表职责提供了深厚的专业支撑和实践基础。
马秀春常年奔波于乡村田野和古建遗址之间。在她的推动和努力下,寻甸县成功申报了一批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了多项重要文物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性利用工程。此外,她还格外注重文物价值的挖掘与研究。她推动建设寻甸历史文化展馆,结合寻甸多年积累的文物资料,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参观者能从文物中直观感受历史,激发文化自信。每年4月底,马秀春还会牵头举办“重走长征路”系列红色文化活动,通过红色精品剧目展演、“丰碑之路·长征步道”线上线下革命文物点位路线打卡挑战赛等形式,让参与者在沉浸式体验中回溯红军长征光辉历程,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聚焦社会发展,做建言献策的“参谋员”
当选省人大代表后,马秀春充分发挥自身领域优势,将履职视角延伸至全省文旅事业产业发展大局。她坚持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广泛听取民意,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乡村振兴文化赋能等议题,开展深入思考和学习。
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她围绕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长征精神,提出《关于举行红军长征纪念活动的建议》;针对云南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讲解员数量、服务质量不匹配问题,提出《关于建立乡村讲解员机制的建议》,这些建议立足实际,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对策可行,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
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针对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多,低级别文物大多处于农村、山区等边缘区域、保护难度大等实际,她提出了《关于加大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力度的建议》。今年9月,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上,她再次围绕县级以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难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可进可出的管理机制,解决实际居住和保护的矛盾。
展望未来,马秀春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根文化沃土,心系发展大局,情牵民生福祉,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篇章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