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工作 > 代表工作
杨耀玕:心系民声的“环境医生”
发布时间: 2025-11-14      来源:丽江市人大常委会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在海拔4000余米的玉龙雪山上,他与同事肩扛设备徒步穿行,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以科学数据守护高原清新;在“高原明珠”泸沽湖畔,他俯身检测水质,用严谨态度守护一方碧水清波;在群众家门口的河道治理现场,他边察看整治成效边详实记录数据,为城市生态改善提供坚实依据……

从深耕绿水青山的科研探索到心系民生福祉的履职之路,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丽江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杨耀玕,将一腔生态情怀付诸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在增进民生福祉、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领域,镌刻下一幅幅笃行致远的履职画卷。

 

杨耀玕在林中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洪晓婷 摄

 

巡护河湖山海 他是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丽江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已连续多年保持100%!”巍峨澄澈的玉龙雪山脚下,杨耀玕正带着团队沿着蜿蜒的小道徒步前行,山风卷起他身上沾满泥点的衣摆,却吹不散监测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多年来,杨耀玕就像一名穿梭于青山绿水间的“环境医生”,用高科技设备、采样瓶和四处奔走的脚步,编织起一张严密无隙的立体监测网,让每一条溪流的清澈、每一寸土壤的肥沃、每一方空气的纯净,都在精准掌控之中。

身为一名深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人大代表,杨耀玕将专业深度融入代表履职实践,实现日常工作与代表职责的同频共振。他以严谨如磐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素养为基石,让代表建议凝民声、汇民意,让每项生态保护举措植绿色希望、践未来承诺。

在近二十年的生态环境研究工作和多年代表履职工作中,杨耀玕主动担当,主持完成了丽江市县级以上1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区划定,为丽江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丽江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并积极参与法规实施情况检查,确保了丽江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始终稳定在100%,筑牢市民饮用水安全的坚实防线。成为丽江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委员后,他还积极推动各项法规落地实施。同时,他主导推进了全市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优化调整工作,通过科学布局与精准施策,进一步提升了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效能与准确性,为金沙江的生态保护和水环境质量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蓝月谷。马登科 摄

 

躬身基层巷陌 他是社情民意的倾听者

作为漾弓江水系的重要支流,昌洛河的生态变迁是丽江市水环境治理的生动注脚。曾经,昌洛河是远近闻名的“脏乱差”典型,刺鼻的味道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如今,它已蜕变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河道,这正是杨耀玕心系群众,以实际行动开展代表履职工作的鲜活缩影。

近年来,丽江全力推进漾弓江水环境治理和改善工作,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杨耀玕与同事们始终以改善水生态、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聚焦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开展漾弓江干流及各支流水系的水环境监测、调查、分析与研判,为攻坚工作筑牢科学支撑。同时,他积极参与丽江市人大常委会《丽江市漾弓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工作,主动建言献策,将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的期盼诉求转化为精准的立法参考,让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看着昌洛河中成群的鲫鱼和摇曳的水草,杨耀玕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在他看来,生态环境是实实在在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代表工作也是如此。身为生态环境研究工作者,他始终把生态惠民摆在首位;作为人大代表,他将倾听民声视为己任。

献策发展大局他是履职尽责的代言者

在当选代表的三年时间里,杨耀玕不仅悉心关切民生所需所盼,同时还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局,在民生福祉、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领域提出多个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建议。

聚焦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及对应民生问题,杨耀玕提出《建立滇中引水工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共享优良生态环境福祉》的建议;立足长江流域大保护格局,他提出《关于推选丽江市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建议》《关于化学需氧量水质指标不纳入程海水环境质量评价考核指标的建议》,助推我省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让民生幸福的累累硕果,挂满这一片绿水青山间。”这是杨耀玕一路走来恪守的履职初心。他表示,将继续聚焦群众所思所盼,以专业为坚实支撑,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